小球杆转动大梦想 汉中市宁强县政协助力山区曲棍球“突围”记

作者: 刘炳林 【 转载 】 来源: 宁强县委宣传部 2025-07-31

7月29日,一声清脆的哨响穿透盛夏热浪,宁强新建的专业曲棍球场瞬间沸腾。球杆翻飞如银翼劈空,矫健的身影交错疾驰,小小的曲棍球在杆尖轻点间飞旋腾挪,划出一道道蓄势待发的轨迹——距离2025年8月11日在西安揭幕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曲棍球锦标赛(U10U12组)仅剩13天。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分组对抗训练,重点练快速攻防转换和门前配合。为了这次全国赛,我们每天下午4点练到6点,周末还加练!”满头大汗的汉中市宁强县南街小学五年级学生谭玉琪刚结束一轮冲刺,他擦了把汗介绍道,“我练曲棍球快2年了。这段时间练得特别苦,加练了体能,重点打磨了控球和射门技术。我的梦想是打进决赛,以后能代表国家比赛!”

宁强县少儿体校校长胡自立介绍说:“我们为了这次全国锦标赛,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整个夏训强度很大,除了常规的技战术训练,重点强化了体能储备、模拟比赛对抗和心理抗压训练。教练组根据对手特点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小队员们都非常投入,状态调整得不错。”

谁能想到,这项曾被视作“遥远”的曲棍球运动,竟能在这片群山之中落地生根,成为孩子们驰骋的新天地?这背后,是宁强县政协以“协商之力”深耕细作,为山区孩子的体育梦想开辟的一条独特“突围”之路。在宁强县政协的统筹下,一条依托曲棍球特色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勾勒。2022年,陕西省体育局捐赠的首批器材送达宁强,省体育局青少处和手曲棒垒中心的大力支持随之而来。以此为起点,一场由政协搭台、多方聚力、旨在让“小球”冲出大山、飞向未来的“突围战”正式打响。

faf85ac6-c8c0-4792-ab74-cc70e8590b12.jpg

精准把脉:三级调研深挖发展瓶颈

然而,选择发展曲棍球运动作为县域特色,并非偶然,却有着更深层的考量。宁强县政协教科民宗委主任刘锋介绍道,“宁强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里的孩子兼具柔韧、灵活与对抗的身体特质,我们看准了孩子们在身体天赋上的潜力,这与曲棍球运动对力量、技巧、速度和团队协作的综合要求高度契合。”

起步,谈何容易?面临场地匮乏、师资短缺、课程缺位、经费难继、体系薄弱等多重困难。宁强县政协教科民宗委展开了历时半年的深度攻坚。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县17所有潜力的项目学校,眼前是水泥地上画球场的简陋,耳畔是数学教师兼任教练的无奈叹息。12场座谈会开下来,家长担忧“学训冲突”、学校发愁“经费无着”的核心痛点浮出水面。2023年5月,宁强县政协主要领导带队再出发,与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坦诚交流,近百条带着泥土气息的意见建议被悉心记录。接着,经过一个月系统梳理,6月初《关于推动宁强县中小学曲棍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与建议》正式出炉,精准“诊断”出场地匮乏、师资短缺、课程缺位、经费难继、体系薄弱等制约发展的五大发展瓶颈。

协商破题:联动打通“堵点”

摸清了症结,如何“开方”?

宁强县政协发挥独特优势,架起协商连心桥。2023年6月,县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审议曲棍球调研报告,“普及+特长双轨并行”“以赛兴业”等真知灼见被吸纳进建议案,为发展廓清方向。宁强县政协主动“穿针引线”,联动县教体局、县文旅局等部门和相关界别委员,在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等关键处发力。邀请国家级教练丛德全等培训本地教练员60人次;选派12名教练远赴宁波参加全国培训“充电”;精心构建U10-U15三级校园联赛体系。2024年,宁强县政协带队远赴四川江油“取经”,15名教练员眼界大开,带回的不仅是经验,更促成了两地教练共享、赛事联办,为宁强曲棍球注入跨区域专业资源。

党政响应:政协建议上升为县域战略

随着政协的建言和有力推动,宁强县随即制定了《宁强县国家级曲棍球发展基地实施方案》,将曲棍球明确为县域特色体育项目重点打造。2024年7月,宁强县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386号提案的复函》(宁政函〔2024〕23号)掷地有声,明确拟建3片曲棍球专业场地,打造“体育+”融合产业链,为宁强曲棍球项目突围注入动能,使之成为汉中体育产业新亮点。

蓝图迅速化为行动,宁强县教体局多方筹措近200万元,购置设施,新建6人制、改造5人制、筹建11人制曲棍球场各1片;精心遴选出10所小学、7所初中作为特色项目校;聘请专业教练团队开展“走教”训练;组建U10、U12、U15男女共6支县队并全面投入系统训练。

成果转化:小球奏响“国赛强音”

如今,走进宁强多所校园,曲棍球早已褪去陌生感,成为跃动的风景线。孩子们手握球杆奔跑追逐的身影,正是政协建言从纸面走进现实最生动的诠释。

630f89e8-19ab-4cc5-9f0d-fa4b17a50670.jpg

队伍从无到有,实力由弱变强。特聘朱广靖、鄂学智、谢一鸣等专业教练驻校指导,莫梓涵等专职教练加入教练团队;17所项目学校建立起50余支梯队,“人才金字塔”根基初立;校园联赛规模从首届的17支队伍、200余人,增至第四届的42支队伍、512名小球员。“以赛代训”成效卓著,小球员们球技日益精进。更令人振奋的是,宁强县11所中小学被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认定为“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2025-2028周期)”,项目发展跃上国家级平台。

成绩是最好的答卷。2023年,宁强县首夺全国青少年U系列曲棍球锦标赛U15女子季军,实现历史性“破冰”。2024年,宁强县在全国青少年U系列曲棍球锦标赛上迎来高光时刻:一举斩获U10男子冠军、U10女子亚军和U12男子季军,创造了陕西省县级代表队在该项赛事中的最佳战绩。2024年3月,国家男子曲棍球青年队专程赴宁强调研指导。一场特别的友谊赛中,国青队员们不仅是竞技者,更成了“导师”,频频俯身示范、精准点拨、高声鼓励宁强的小队员。这份来自国家顶尖梯队的认可,点燃了孩子们眼中的光芒,也让他们看到了更高远的目标。

哨声悠扬,回响不息。履职之路,未有穷期。让曲棍球在山区校园破土成林、蔚然成荫,是一场考验耐心与韧劲的“接力赛”。

“政协履职,就是要围着中心转、盯着实效干。”站在新的起点,宁强县政协的履职担当将继续聚焦师资攻坚、赛事经济培育等深层课题,深入调研、坦诚协商、务实建言。

期待这支从秦巴大山里挥杆而出的队伍,能带着梦想与力量,以更加矫健的身姿,奔向更广阔的天地,书写无限可能。





来源:宁强县委宣传部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