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耐心资本陪跑创新型企业

作者: 冯煦明 【 转载 】 来源: 经济日报 2025-08-13

       一段时间以来,深圳、浙江等地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培育长期投资市场生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理念和举措,正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科技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资本是现代经济中一类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的主要形态也随之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推进时期,很大一部分资本沉淀为房地产、机器设备、产业园区以及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等基础设施,以固定资产形态发挥作用。随着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深,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需求明显回落,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创新驱动,更多资本将以股权资本、发明专利、商誉资产、算法、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等形态呈现,而这些都离不开耐心资本支持。

  耐心资本是指专注于长期投资,对短期市场波动有较高容忍度和承受能力,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资本形态。与一般意义上的资本相比,耐心资本具有3点突出特征:一是投资行为长期化,不以“赚快钱”、追求短期收益为主要目标;二是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对短期市场波动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三是专注于某一领域不断深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这些特性使得耐心资本能够在赋能科技产业创新过程中创造“耐心红利”,进而收获“耐心溢价”——正因为不追求“赚快钱”,耐心资本反而能够实现“赚长钱”,从长周期中获得更加可观的投资回报;因为愿意承受短期波动风险,耐心资本能够在跨周期中彰显稳定性,形成穿越周期的力量;因为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耐心资本能够持续做到与科技产业创新共舞,始终活跃在各自领域前沿,持续从创新中获利。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双轮驱动下,人类社会正在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也显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苗头。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华为,无人机领域的大疆,人工智能领域的DeepSeek,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民航大飞机、高端船舶、人形机器人……一批高科技企业和行业的逐渐崛起表明,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是偶发性、散点式的,而是群体性、规模化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基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积极引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出资。

  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整体科技创新实力与产业高端化水平相较于美欧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原始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上存在明显短板。这些因素既加剧了发展耐心资本的紧迫性,也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提供了有利窗口期。当前,培育壮大耐心资本,要从资金端、机构端、市场端多管齐下,通过科学的金融工具设计叠加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使耐心资本为创新型经营主体赋能和护航。

  在资金端,根据各类资金的不同属性,重点推动主权财富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金、大学捐赠资金、家族基金等具有长期属性的资金投向科技产业创新领域,形成政府引导带动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格局。

  在机构端,支持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形成一批在前沿科技和前沿产业各个领域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不同环节具有各自专长的市场化投资机构。提高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占比,引导一般散户投资者主要通过基金等专业渠道进行长期化投资,降低投机情绪,减少短期化操作。

  在市场端,完善资本市场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长期投资的市场环境。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市场预期。加大证券违法犯罪案件的处罚力度,塑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