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舆情 >>媒体曝光台 >> 深夜收工, 还要出城居住?委员建议:建外卖骑手宿舍
详细内容

深夜收工, 还要出城居住?委员建议:建外卖骑手宿舍

12月2日是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这让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以快著称的外卖小哥——他们骑行戴没戴头盔?会不会因为忙着接单送单而自顾不暇?每天以满满热情拥抱一座城市,这座城市是否也给了这些外卖骑手温度?

“外卖行业是深受百姓欢迎的新兴产业,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外卖小哥所发挥的作用,奠定了行业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此外,外卖行业的新增就业对‘六稳’‘六保’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没有饿了么超过300万的外卖小哥,将有多少家庭失去生活来源,从这个角度上讲全社会应当感谢外卖行业。建议城市管理者,对外卖这一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行业,给予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谈及外卖小哥,曾经13年身为成都“父母官”的全国政协常委、成都市原市长葛红林的赞许溢于言表。

“我们在小区里常常看到很多外卖小哥,晚上七八点还忙上忙下地送餐,这些小哥晚上住在哪里?在城里合租是有限制的,他们可能要住到五环、六环外,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对于缓解外卖骑手住宿远和住宿难的问题,我认为地方政府应当更新观念,不能视为进城务工人员个体问题,而应当视为群体性问题加以解决。应当纳入规划,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来抓。工业园区可以建员工宿舍,为什么就不能支持建设外卖骑手宿舍,除非认为外卖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安居才能乐业,骑手晚上休息好了,安全驾驶也会提高,也有助于平台公司的管理。”葛红林这样说。

“我认为,从城带乡发展的角度看,不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而是城市发展不充分。如果城市有强劲的岗位需求,就能有效吸引农村富余人员,形成城乡就业循环,还能加快农村脱贫。据预测,未来5年网约配送员需求量将达到3000万。各级政府要充分用好这一需求,提前谋划创造更好的条件适应这一发展需求。”为此,葛红林提出3点建议:第一,城市管理者要给予外卖行业更多的便利,在包容中支持,在服务中规范。第二,各个城市要将外卖行业纳入城市的发展规划,统筹解决事关外卖小哥切身利益的住宿、社保和工伤等问题。第三,要强化外卖行业协会建设,畅通政府、行业、企业和员工间沟通和交流,及时反映问题和诉求,加快协调解决的步伐。

“一些外卖员晚上10点、11点多送完外卖,还要再跑到四五环以外住,属实不易,这个问题应引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记得40多年前,我在上海工作时,就和施工队工人一起住通铺,五六个人甚至更多人一起,没有人往外赶我们出城去住。今天的外卖员和同在城里施工队的工人一样,帮助解决个通铺住处,总还可以吧?建议有关方面给予协商协调解决好外卖员在城里住宿难问题。”谈及外卖小哥自身的生活环境,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凌振国很动情。

在凌振国看来,外卖小哥用自己的双脚和两个轮子,把农产品送到千家万户市民的家中,把一份份方便餐食送到急需的人手里,不仅送来了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对社会稳定、新时代缩小城乡差距、拉近市民和农民生活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个委员,我呼吁,社会应更多地尊重他们的劳动,热情地关爱他们,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好诸如劳动关系不明确、社会保障不完全、扶持政策不适配、技能培训不充分、利益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凌振国这样说。

谈及所谓外卖“越送越快”,凌振国表示,这个行业没有效率不行,但在效率之外,还要强调精准服务:“比如家里有老人,儿孙给订了个餐,告诉老人,这个餐半小时到,结果你10分钟就送到了,反而打扰了他的休息。还有给老人和残疾人送餐这件事,大家应该开动脑筋,怎么设法做到尽可能适应老龄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凌振国这样说。

对于外卖企业,个人认为,政府除了从审慎包容到严格监管,还应加强引导和支持。这个引导与支持的切入点恐怕是外卖再定位的问题。不能仅解决‘不饿了’,还要解决‘吃得好’,这个出路是既要健康安全、又要美味佳肴。”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这样表示。

王先进同时建议,应着力提升外卖小哥就业质量。“绝不能让外卖成为骑手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职业。就业形势那么严峻,花1500元请中介介绍还招不来骑手,侧面说明我们的外卖小哥就业质量有问题,这就需要各方努力。而外卖平台追求高质量发展,须做到骑手有收入、商户有效益、客户能吃好、国家有税收,实现多赢。首先要保障骑手有就业的质量,商户、平台要保证骑手合理的收入和福利。理解、体谅骑手是当务之急,为何就不能多给骑手5分钟时间来送达?有关协会要牵头,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消费者良好的消费形象和消费文化,要告诉消费者多等5分钟,食品质量更有档次、更安全、更可靠,多给5分钟对消费者利益也是一种保护。”王先进这样说。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王晶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