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文化产业
  • 非遗歌舞可以“潮起来”

    传统的非遗民族歌舞,逐渐有了被遗忘的迹象。后来,就有了《非遗也“潮”》系列作品。  非遗“破圈”需要活态传承。

  • 一碗拗九粥 满城文明香

    拗九节当天,家家户户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送家里长辈,以祈平安健康、福寿绵长。2022年,拗九节入选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碗拗九粥,传承400余年,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福州人,讲述着闽都文化中孝老爱亲的传统。一碗拗九粥,一箸一瓢羹都是孝。节日前后,整座城市氤氲着浓浓的拗九粥甜香。

  • 文艺的使命不是与技术竞速搏斗

    AI技术最核心的就是大数据的采纳、分析和学习。即使有了AI技术的加持,这种追求也不会有本质改变。站在人机文明的分水岭回望当下,文艺的使命不是与AI技术竞速搏斗,而应当成为科学技术洪流中永放光芒的灯塔,推动人类走向更丰润的精神高地。

  • AI时代,文艺何为?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版约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探讨“AI时代,文艺何为?”所以,AI对文艺创作的冲击和改变是巨大的、革命性的。如何学会和AI互相协作,是文艺工作者的新挑战、新课题,同时,也是新空间、新机遇。在积极拥抱AI的同时,也必须看到,AI在文艺创作中根本不可能替代人,只能起辅助作用。

  • 在图文相生中开辟艺术新境

    这样处理图文关系,实质上是对文学性的伤害,严重影响绘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青年创作者的探索中,图文相生的艺术新境徐徐展开。

  • 逛“药王山庙会” 感受非遗魅力

    3月1日8时许,满载千余名旅客的Y515/8次“药王山庙会”旅游专线列车从西安站发往耀州站。药王山庙会因纪念孙思邈而产生,始于唐,盛于宋,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承千年的文化盛会,今年的药王山庙会以“弘扬药王养生文化,助力康养文旅发展”为主题,于2月28日至3月9日举行。

  • 香港演艺学院署理校长文国端: 《哪吒2》热映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缩影

    香港演艺学院署理校长、英国人文国端近日观看影片后表示,这部电影票房的成功反映了全球对中国文化的日益关注,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缩影。他认为,《哪吒2》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是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叙事技巧相结合。文国端认为,通过《哪吒2》这样的作品,中国文化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

  • “哪吒闹海”后,中国电影如何继续“乘风出海”

    《哪吒2》成功的背后,是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托举”。参与《哪吒2》后期制作的138家中国动画公司与主创团队密切配合,实现动画电影制作水准上的全面升级。《哪吒2》出海的历程,也是十几年来,中国电影整体实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加强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继续走好出海之路?

  • 星空有约|“二月二,龙抬头”指的是啥?

    3月1日21时前后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作为我国节令天象中的重要节点,“龙抬头”一直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龙抬头”天象中的龙,指的就是东方苍龙。“龙抬头”的时间并非一成不变。大约在2000年前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在日落后不久就能看到“龙抬头”。经年累月,“龙抬头”时间受岁差影响而逐渐推迟。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部机场博物馆开馆

    26日,伴随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投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开馆。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期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各类古代文化遗迹6848处,包括古代墓葬4093座,陶窑、灰坑、围沟、道路等古遗址2755处,出土文物22000余件(组)。

  • 文化中国行 | 福建福州:孝心长存岁月甜

    拗九节是福建福州特有的民俗节日,从“一家之粥”到“满城粥香”,作为当地弘扬孝老爱亲美德的重要载体,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学校组织学生为老人送上拗九粥。在榕台青陈筱婷是新福州人,自去年起,她便积极参与拗九“孝老爱亲”活动。

  • 山西长治推动八义窑红绿彩瓷传承发展 为千年窑火注入创新基因(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八义镇八义窑旧址,是我国最早烧制红绿彩瓷的地方之一。2021年,“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八义窑红绿彩瓷烧制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亚敏介绍,红绿彩瓷大多以白釉为底色,以红、绿、黄为彩绘主色。李建平决定借此机会重燃炉火,恢复八义窑红绿彩瓷生产。

  • 英歌舞何以燃出圈?(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潮汕英歌舞近年火爆出圈,引发线上线下追捧,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大众文艺现象。所有这些,被英歌舞一触即“燃”。  英歌舞“燃”出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刚健雄浑、奋发昂扬的精气神。  英歌舞的潮流化是新大众文艺中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现象。

  • 文旅演艺与传统舞台之“界” ——从《无界·长安》说起

    春节期间,由张艺谋总导演的大型驻场演出《无界·长安》改版启幕。  作为文旅演艺,《无界·长安》追求极致的视听效果。  但围绕《无界·长安》也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其过于追求形式创新和技术展示,主题浮于表面,缺乏艺术深度。这背后其实潜藏着对文旅演艺与传统舞台艺术差异性的思索。

  • 文化中国行丨釉越千年 瓷连四海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带回大量中国瓷器,引发欧洲贵族珍藏热潮。千年瓷都景德镇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彰显其对全球瓷业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卓越贡献。

  • 去年10月开馆以来,浙江杭州吴越文化博物馆接待观众超15万人次 到这座博物馆,赏“千峰翠色”(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自去年10月开馆以来,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系统展示秘色瓷精品的博物馆,上百件秘色瓷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数据显示,去年开馆以来,吴越文化博物馆已接待观众超15万人次。

  • 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馆探索数字化保护 看,近600年的壁画会“跳舞”(解码·文化数字化)

      法海寺于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有10铺明代壁画。刘会雨说,近年来,石景山区启动法海寺明代壁画三维矩阵图像采集工作,建立了壁画基础数据库,为数字化策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在法海寺壁画艺术馆,4K高清显示屏等比例还原壁画真迹,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壁画的创作细节、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等。

  • 让文博游的链条持续延伸(快评)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这热度在馆内,也应延伸到馆外。在精心策展、丰富活动的同时,不少博物馆持续挖掘文化内涵,更新表达方式,找到文旅融合的秘诀,让文博游的链条持续延伸,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当文物图板进入地铁车厢,文物盲盒上架便利店橱窗,博物馆已然从静态的文化容器,化作城市中的文化血管。

  • 锻造报告文学的魅力(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近10年来,报告文学创作的热度和强度有目共睹,且有不少值得关注的特点。  重大主题、专业表达、长篇叙事,构成了当前报告文学创作的基本风貌。  最为突出的是如何加强报告文学的读者接受。  再次,报告文学的文学性问题。而文学性往往成为一个看上去来不及探讨的“枝节”问题。

  • 市场火热 戏剧节何为?

    回顾2024年的演出市场,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戏剧节在全国各地举办。  戏剧节独特的场域特性和专业机制,使其成为发现和扶植新作的关键平台。  戏剧节对文旅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也最直接地塑造地方品牌形象。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