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文化产业
  • 和AI同台演戏是什么体验(新语)

    其创新之处在于,AI不是依据已定剧本演绎内容,而是根据现场“线索”进行即时回应、创作。可以说,这不仅是AI的表演,更是一次全新的创作实践,让人类与机器人在舞台上真实对话。  这是一部需要演员、AI和观众在现场共同“填补空格”的实验性作品。

  • 乡村剧团演到城里去

    大田县太华镇张地村华韵小腔汉剧团团长连永圣说。  “我们调研发现,大田县有19个乡村剧团坚持在田间地头演出,与此同时,不少城区中老年居民却反映自己可参与的文化活动较少。”此后,又在2018年建起闽中戏曲文化园,邀请剧团每周轮流展演,丰富县城群众文化生活。

  • 春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最深情的守望 ——乙巳蛇年春节的启示

      乙巳蛇年的春节团圆曲,展现出更多新的气象。这样的文化特质,在春节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春节,是中国文化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忱守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乙巳蛇年春节写下了最动人的注脚。春节,是中国文化对“和合共生”价值理念的真挚守望。

  • 陕西文旅喜迎开门红

    从景区到街区,从剧场到文博场馆,火热的消费场景展现出浓浓的新春氛围,陕西文旅迎来开门红。  西安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国际旅游热门目的地。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陕西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18%,其中西安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21%。

  • 三个视角“打开”元宵节(文化中国行)

    我们试着从这三个视角“打开”元宵节,选取小切口,透视大时代,从各地过节的部分活动中,感受元宵节的历久弥新。  锦芳小吃始创于1926年,是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锦芳元宵是店里的招牌产品,其制作技艺已列入北京市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946年2月16日,延安军民迎来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元宵节。

  • 花灯璀璨 民俗焕彩——科技扮靓多地元宵佳节

    观灯游园,是中国人庆祝元宵佳节的传统习俗。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飞行工程师陆子祥表示,此次表演将展现海口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城市地标等元素,让观众了解海口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为元宵佳节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

  • 二〇二五越剧春晚—— 越韵今声演绎国风之美(新作速评)

    浙江卫视《越韵中国年——2025越剧春节晚会》乘着国潮风扑面而来,尝试用唯美典雅的江南灵秀之气,展现戏曲艺术的当代活力,呼应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主题。晚会以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州“‘村越’好声音”大赛、“富乐嵊州·村村有戏”等活动为载体,邀请11位“嵊州村越”表演者登台献艺。

  • 读元宵诗词 品人间烟火(新语)

    元宵节是每年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历史悠久的元宵节内涵丰富,也是历代文人吟咏抒怀的重要主题。元宵节的许多习俗延续至今,集中展示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每到元宵节来临,处处张灯,人们将谜语置于灯上,趣味盎然。

  • 短视频赋能文旅发展

      如何挖掘特色文化资源,通过短视频赋能,成为促进地方文旅发展的新思路。利用短视频进行宣推已经成为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并由此催生了众多网红城市、网红景点及网红品牌。  短视频与文旅的结合,有助于激发文旅部门和普通用户的热情,为文化旅游事业的传播发展带来启发。

  • 科技“点亮”春节新潮范儿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2025年的春节可谓是科技味儿十足,被网友称为“赛博春节”。从备受好评的2025年春晚到春节期间各地特色民俗活动,从线上“AI中国年”系列春节文化活动到线下沉浸式非遗体验,无一不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满满的科技范儿。

  • 传统新潮交织别样精彩(深观察·看春晚)

    1月29日晚,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春天花会开,幸福向未来”为主题,向海内外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  2025北京台春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呈现别样精彩。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春节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旅游过年带动购销两旺 “非遗版”春节点燃文旅消费热潮

    今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非遗”成2025年春节旅游的关键词。非遗体验与年俗年味相得益彰,成为春节旅游新玩法。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春节释放出了强劲的消费活力,新内容、新场景、新需求不断涌现。

  • 年味拉满!Z世代“花式”过春节(文化中国行)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Z世代在“花式”过年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年味的历久弥新。  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项年俗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今年,汪文泉再次报名竞选“鱼头”。随着钟声敲响,葛猛和家人迎来了蛇年。

  • 以青春表达丰盈年节滋味(快评)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何处寻?传统年俗的“老”与Z世代的“潮”相互碰撞,过年新方式让年节滋味更鲜活、更丰盈。  岁序更替,年味总是打上时代的烙印。如今,“集五福”、发AI拜年短视频、买“谷子年货”,千滋百味都是年。  新春已至,万象更新。期待更多青春的创新创造,让中国年越来越有滋味。

  • 2024年中国文旅集团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

    年度百强榜单:携程集团连续三年稳居第一,头部效应凸显1.百强榜单以下是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的“2024年中国文旅集团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2024年100强榜单中,共有20个品牌排名同比上升,53个品牌排名同比下降,7个品牌排名保持不变。

  • 一场心灵之旅的穿行 ——读麦家的《人间信》有感

    麦家的《人间信》读完之时,正值初冬的深夜,暖气还没有来,寒冷在夜里很是有了样子。虽然《人间信》的时代背景与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大为不同,而关于如何为人父母以及孩子如何自我成长,其实有着超越时代的共同属性。  这是一封对成长有参考价值的人间来信。

  • 共赏非遗魅力 演绎古今风华

    1月16日晚,抖音华彩传承晚会在线直播,30多位艺术家、演员在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来临之际,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舞台上有了更丰富多样的表达。还有更多演员在舞台上呈现非遗的跨界创新。这是所有演员和非遗传承者共同的心愿。

  • 制灯工艺、材质既传统又新潮 3000万刀“剪”出熊猫彩灯(文化中国行)

    新春脚步临近,自贡彩灯再次点亮。“大熊猫的毛发每根2毫米粗细,需要剪3000万刀,才有根根分明的质感。”刘俊才说,他带着20个人,用时40多天,手工剪裁完成大熊猫、金丝猴灯组。刘俊才说,创新是自贡彩灯常亮常新的根本,一盏盏彩灯背后是文化与科技的共同演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创造。

  • 南北方过小年,为啥时间不一致(链接)

    农历腊月二十三,在北方被称为小年,南方则错后一天,在二十四迎来小年。  南北方过小年,为什么时间不一致?无论哪天过小年,都有祈求来年幸福安康之意。  小年,也叫小岁、初岁、小新岁、交年等。

  • 主播办“村晚” 乡韵年味浓(深观察)

    新春将近,又到各地“村晚”活跃时。  今年是湘西深山乐队第二次办“村晚”。  湖南省湘西州政协驻夯坨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认为,本次“村晚”既保留传统,又融入创新,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