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文化产业
  • 广安持续挖掘文化资源 加强非遗传承 激活乡村文旅

    2021年,“华蓥山滑竿抬幺妹”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这项非遗还成为旅游区的体验项目。“非遗项目入驻旅游区后非常受欢迎,既传承了非遗文化,又促进了文旅融合。”非遗传承人张承光说。  近年来,通过涵养生态景观,牌坊村不断发掘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 聆听奋斗的故事

    我们为一点一滴的成就喝彩,也为正奋斗着的你、我、他点赞!去年8月,听闻陈艳辉的故事,我辗转200余公里,决定跟她走上一遭。

  • 深度游,玩转香港新体验

    不少游客利用国庆假期,从各地前往香港进行体验。今年3月,香港旅游发展局发布《2024至2025年度工作计划》,其中提到,未来一年将集中开拓更多旅游产品和盛事,强化宣传策略,并提升旅客在香港的体验。

  • 秦腔《无字碑》首演圆满成功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 10月7日晚,由西安三意社历时六年打造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在西安开元大剧院震撼首演,曲折动人的剧情、别具一格的舞台呈现、恢宏大气的音乐、细腻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上千名观众点赞。据悉,10月8日至10月10日晚19:30,百年三意社将继续在西安开元大剧院演出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

  • 绘就新时代文学的光辉图景(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只有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回答好时代命题,才能实现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文学的繁荣离不开优秀文学人才。通过“两个计划”,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回应时代重大命题,开创中国文学事业崭新局面。  新时代文学的繁荣离不开优秀文学人才。

  • “美食+旅游”催生新业态

      近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2024美食旅游发展大会”在湖南省衡阳市举办。大会围绕“融合、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主题演讲、成果发布、嘉宾对话等,探索“美食+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路径,推动中国美食旅游高质量发展。国庆节假期,各地特色美食受到游客喜爱。

  • 国庆档电影呈现多元化

    国家电影局10月8日发布数据,10月1日至7日,我国2024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21.04亿元,观影人次为5209万,国产影片票房为20.17亿元,占比为95.87%。今年国庆档的影片类型多元,覆盖战争、科幻、喜剧、动作、犯罪、歌舞等多种类型。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国朝鲜族民俗园—— 体验非遗魅力 传承民俗文化(文化中国行)

      近年来,延边州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通过“旅游+民俗+体验”模式,推动民俗展示、非遗体验、特色餐饮、文化交流有机融合,让延边旅游因特色文化更添热度,让特色文化随旅游热度而广泛传播。每逢节庆,民俗园内还会开展秋千、摔跤等朝鲜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活动。

  • 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2日开幕

    记者8日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2日至11月10日在陕西省举办。除开闭幕式外,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还包括优秀剧目展演、国际儿童戏剧周、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中日书画联展、丝绸之路合唱音乐会、丝绸之路嘉年华等板块活动。

  • “村赛”成贵州国庆旅游消费热点

    “村BA”“村超”“村马”,国庆期间,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和黔南州的三项“村赛”屡屡登上社交平台热榜,成为旅游消费热点,给广大游客带来了欢乐。

  • 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举行 听,一曲文学与科学的协奏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哥德巴赫猜想》之后——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在北京举行。  据了解,作家活动周是中国作协倾力打造的重要文学活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表示。从古人的奇思妙想,再到《哥德巴赫猜想》乃至《三体》,文学与科学的结合始终令人兴奋。

  • 文旅融合的独特尝试

    作为亚运遗产开发项目,作品由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创作团队打造,延续国风国潮、数实融合的艺术风格,接续讲述杭州这座城的故事,对“风雅处处是平常”的宋韵生活进行活态呈现,成为文旅融合的一次独特尝试。希望有更多城市进行新的探索,找到文旅融合发展的“点睛之笔”,带给人们各具特色的文化体验。

  •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晋京展演 传承红色信仰力量

    2024年10月04日14:11 | 来源:人民网小字号《一个人的长征》剧照。主办方供图人民网北京10月4日电 (记者刘颖颖)“大步走来是喂是喂,往前走那么呀咿哟,跟着红军干革命……”10月2日至3日,由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创作演出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精彩上演。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于7月至10月在北京举办“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遴选了40部自新时代以来全国创作生产或复排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一个人的长征》以其独特的故事内涵和

  • 五十余部网络视听节目将在国庆期间上线

    会上还介绍了近一段时间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的优秀网络视听节目上大屏融合传播效果。截至8月底,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在全国各级电视台播出,在卫视频道播出超750集;在地市级频道累计播出超3600集,播出时长2300小时;在县级频道累计播出超2.8万集,播出时长1.6万小时。

  • 京浙少年合演“红船”贺国庆

    日前,来自红船起航地浙江嘉兴南湖的大型原创儿童剧《红船·星河》于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上演。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北京、嘉兴两地儿童共同向祖国献上深情告白。据悉,今年7月,以《红船·星河》为桥梁,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与嘉兴市南湖区委宣传部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 世界文庙书院首个保护传承成果性文件发布

    中新社山东曲阜9月28日电 世界文庙书院首个保护传承成果性文件《文庙书院保护传承曲阜宣言》 9月28日在孔子诞生地、文庙书院发源地山东曲阜发布。与会专家学者就加强文庙书院的保护传承达成广泛共识,形成《宣言》。《宣言》呼吁,全球文庙书院要树立保护理念,将保护文化遗产及环境风貌的真实性、完整性放在首位。

  • 两岸人士在北京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

    当天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两岸百余位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和青少年齐聚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广场,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北京四海孔子书院的祭孔活动由来已久。自2016年起,书院联合两岸师友,将活动上升到礼乐典礼的层次,以诗歌舞乐为主题,诠释孔子的精神及学子对圣贤教化的理解与践行。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文化强国建设加力提速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建设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文博文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 数字出版掀起“文化产业圈”新旋风

    数字出版正掀起“文化产业圈”的新旋风。202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达16179.68亿元,同比增长19.08%,网络动漫等新兴板块发展势头强劲。数字出版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物新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持续开展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一批重大法人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文物安全状况持续向好。关强说,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持续加大文物违法案件督察力度,严格查处重大文物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强化执纪问责,推动地方切实履行文物保护责任。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