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互联网+优势 助力传播美好新海南
“世外桃源”——【青木川、昭化古城】
陕西“最美老班长”系列推选活动报名啦
8月1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全省各部门密切协同,聚焦破解“科技—产业—金融”融合的堵点卡点和机制障碍,坚持“小切口”改革破题,加快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此同时,陕西以科技金融“五项机制”改革为重点,推进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赵一德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不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陕西延安,探访南泥湾的新模样,看北大荒的农业技术如何在南泥湾扎根推广。张梦是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水稻种植负责人,先磊则是北大荒集团绥滨农场的技术员。一“南”一“北”,合作始于2019年,南泥湾集团与北大荒集团规划建设千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打造标准化样板田。其实,南泥湾与北大荒早已结缘。
在传统供应链体系中,工厂型中小微企业长期居于“毛细血管”地位,订单获取高度依赖层层转包,这些困境折射出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的迫切需求,数字化转型已非选择题而是成为一道生存题。平台经济凭借流量引导与资源配置的独特优势,可以重构工厂型中小微企业的供需关系,有望破解转型困局。
上半年,陕西把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出台巩固加强稳就业一系列措施,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上半年,陕西通过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累计为企业减负22.56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9415.17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991.35万元,有效稳定了经营主体。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反内卷”仍是关键词“反内卷”也是多部门下一步工作的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牢牢撑起“半边天”,成为陕西经济增长新引擎。截至6月底,陕西民营经济主体超580万户。一大批民营企业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做优产品和服务,持续增强竞争力、开拓更大市场,为陕西经济稳增长增添新活力。
民营经济是经济脉动的“晴雨表”,更是经济活力的“发动机”。其二,创新要发力于产业链“卡脖子”处。这股力量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更是高质量发展奔腾向前的活力。笔者坚信,民营企业卸下包袱安心经营、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蓬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