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参展企业较上届增加600余家,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从又一个新高感受进博魅力(锐财经) 当时间来到2025年11月5日,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而至。踏上这趟“年年办、年年新”的开放之旅,让我们一起感受又一个新高背后的进博魅力。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229.8%,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7.4%。让境外旅客尽享“中国游”、爱上“中国购”,离境退税政策可谓重要“加分项”,今年更是频频“上大分”。在离境退税政策带动下,越来越多中国产品凭实力持续“圈粉”境外旅客。
消费信贷量质同增,成为金融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 也要看到,城乡区域金融服务不均衡、信贷模式与消费需求错配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堵点。这些正是新阶段深化金融支持消费改革的发力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介绍,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动能足。 三是质效升。 四是韧性足。 五是潜能大。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介绍,本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现了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高效设立和精准投放。截至10月29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金额1000亿元,支持项目360余个,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过1.3万亿元。
10月28日,西部证券的半年度分红已实施完毕,向全体股东每股派送现金股利0.01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463.43万元。截至10月30日,包括首创证券、东北证券、西部证券在内的16家上市券商的中期“红包”正在路上,拟分红金额合计为117.92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整体来看,权益类基金成为推动公募基金总规模持续攀升的重要力量。截至9月底,上述各类基金规模分别为5.95万亿元、4.31万亿元、7.20万亿元、14.67万亿元和9106.21亿元。自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已累计12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以来,更是连续6个月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我国新发布债券指数总量达987只,较2024年同期的492只增长100.6%。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债券指数“上新”提速,有效提升债券市场功能与整体效能。多因素驱动“上新”提速年内债券指数市场的活跃表现并非偶然。市场需求是债券指数“上新”的核心驱动力。
从“尔滨”冰雪到阿勒泰“雪都”,从洛阳千年“好闺蜜”到海口“闪玩”,“流动的中国”一派勃勃生机。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8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放眼未来,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中国经济的大海将更加辽阔,文旅产业的大船也将行稳致远。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指标表明,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发展顶住压力,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成绩,“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2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共存续产品4.39万只,同比增加10.01%;存续规模32.13万亿元,同比增加9.42%。截至三季度末,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三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92亿元。
记者近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自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叠加存量政策显效,发票销售和税收收入增速双双稳步回升,特别是主要行业和税种均实现平稳增长,资本市场相关税收保持较高增速,房地产业相关税收降幅收窄,居民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反映我国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