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察尔汗盐湖景区迎来重要时刻——年度游客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较2024年提前3个多月。这一数据的突破,不仅体现了察尔汗盐湖作为青海旅游“金名片”的吸引力,更彰显了景区在游客体验、生态保护、设施升级等方面的系统性保障。今年以来,察尔汗盐湖景区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实施多项服务改进措施。
今夏,持续的高温天气催生“避暑经济”不断升温。旅行平台数据显示,“避暑游”总搜索量环比上涨近200%,清凉资源正加速转化为消费动能。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一批曾经“低调”的县域避暑地今年悄然走红。这些小而美的县域,凭借生态与文化双重魅力,成为今夏避暑游的“黑马”。县域避暑游“出圈”并非偶然。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府主导建平台、企业联动献精品、全民参与晒发现”的全新征集展示模式,不仅挖掘出榜单中的十大优质夜游目的地,丰富湖北文旅夜游版图,更激发了文旅市场活力,促进文旅消费。
近年来,陕西各类主题的旅游休闲街区屡屡“出圈”,夜间文化旅游消费持续旺盛,成为市民休闲放松、游客打卡的文旅新空间。文化休闲街区聚拢来的人间烟火气,展示了文旅消费市场蓬勃的活力与朝气。 此外,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西影圈子、宝鸡西府老街、咸阳福园巷子、延安红街等旅游休闲街区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泰宁接待游客501.02万人次,同比增长13.6%;游客旅游消费总额40.09亿元,同比增长17.8%。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表示,旅游列车产品将沿线各地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联接和整合,有利于丰富旅游服务供给,有效拉动旅游列车沿线各地消费增长。
从收入构成来看,报告期内,途牛的打包旅游产品收入约1.13亿元,同比增长26.31%。大众旅游消费潜力的释放,带动了高品质住宿需求的增长。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同程旅行年付费用户再创新高,达到2.52亿。大众旅游消费潜力的释放推动了国人出行方式的不断升级。
目前,这一平台已涵盖24种语言、34种货币,可在39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走,我带你体验一下当工匠的感觉。”“参观兵马俑、亲手做一件陶俑,是难忘的经历。这趟旅行,给我留下深刻的文化记忆。” 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数据显示:今年截至7月,西安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
中国暑期旅游市场,正被一股新力量“点燃”。这种多元体验式的旅游模式,逐渐成为撬动暑期消费的新引擎。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在“苏超”的带动下,江苏省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后显著拉动南京的旅游热度。“票根经济”正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新动力。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文旅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按照《意见》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产业升级、项目攻坚、企业培育、消费促进等工程,着力打好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硬仗,持续壮大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进入暑期以来,河南万仙山景区迎来旅游高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南省辉县市万仙山景区红岩绝壁大峡谷景色壮美,以雄、壮、险、奇为特色,吸引游客前来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