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9月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邹澜表示,会继续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情况。 邹澜表示,要考虑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币全球吸引力持续提升。渣打全球研究报告也显示,7月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保持上升势头,年初以来增幅达17%。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在31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3家人民币清算行,签署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9份。
2024年上半年,债券型基金的表现依然抢眼,以超过1900亿元的总利润位居各类基金之首。去年同期,债券型基金的利润为1516.9亿元,货币型基金的利润为1131亿元。然而,FOF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却出现亏损,2024年上半年,这几类基金分别亏损15.6亿元、1397亿元和1615亿元。 亏损方面,部分赛道主题基金较为严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市场监管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三大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家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外资机构认为,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和吸引外资的取向明确,更多吸引外资“长钱”入市的举措有望陆续出台。近期,资本市场开放红利持续释放,外资投资中国资产便利性将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也是未来加大力度吸引外资的重点工作。
近日,多只2021年成立的三年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相继公告解除锁定期。但事与愿违,从业绩来看,三年持有期权益基金目前无一取得正收益,三年平均下挫幅度超过30%,部分产品三年后的回报率竟然接近腰斩。而即便跌幅巨大,照收不误的基金管理费更是引发了很多基民的质疑,这些质疑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负面清单之外的跨境服务贸易按照境内外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待遇一致原则实施管理。研究建设与负面清单管理相适应的全国跨境服务贸易信息平台,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修订鼓励进口服务目录,扩大国内急需的生产性服务进口。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预算安排3708.28亿元,较上年增长10%。其中,基础研究支出979.8亿元,较上年增长13.1%。
例如:今年前7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6%;境外机构连续1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等,这些数据共同表明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动力强劲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停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表示,负面清单事项还有进一步缩减的空间。 现行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包括全国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据介绍,即将发布的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实现全国范围内制造业限制措施“清零”。
随着新旧房贷利差加大,存量房贷“商转公”的呼声日渐高涨。在分析人士看来,预计后续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开启“商转公”。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30个城市陆续执行或优化“商转公”政策,这一趋势已从县域级别城市逐步蔓延至二线城市。
然而,伴随美联储降息预期愈发浓厚,不少银行已开始抢跑下调美元存款利率。对比来看,目前该行各期限美元存款利率均下降了10个基点。例如,2023年一季度,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存款利率不断走高,部分银行的1年期美元定期存款利率达5.40%。
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持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落地,激发了民间投资活力。据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动更多民间投资项目高效落地实施,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和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将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国家统计局8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有所加快。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7月份,随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