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财经
  • 一图速览个人如何申请消费贷款贴息

    编辑:金文婕审核:王仕伟版权声明: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 两个“2万亿元”透露出什么信号

    两个“2万亿元”的交响,既是市场对经济深层脉动和政策暖意的敏锐响应,更是流动性宽松环境下资金对优质资产的主动拥抱。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锐财经)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8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新设96.5万户、第三产业新设1171.2万户。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62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

  • 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财政贴息 年贴息比例为一个百分点

    鼓励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扩大政策覆盖面。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

  • 去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

    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总体分红数据来看,各项政策的牵引带动和市场引导作用明显,2024年度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断增强,用“真金白银”积极回报投资者。具体来看,一是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再创历史新高,整体分红水平稳中有升。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4万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9%。

  • 态势稳,优势多,走势向好 ——看中国经济之“势”

      势头良好、挑战不少,这就是当前的中国经济。  看态势——  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向好,在出口之韧,也在消费之旺、投资之稳。

  • 经济学家解读2025上半年中国经济关键词(经济形势理性看)

    本期理论版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六大关键词,围绕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客观分析运行亮点、理性看待发展态势、凝聚团结奋斗共识。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调整为2.3%。

  • 陕西落地首单“专精特新专板贷”

    8月7日,由陕西股权交易中心联合西安银行为“专精特新”专板企业量身打造的专属信贷产品“专精特新专板贷”成功完成首笔业务投放,为在陕西“专精特新”专板挂牌的某高新技术企业发放500万元信用贷款。7月29日,陕西“专精特新”专板开板,首批105家企业登陆专板。

  •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传递出三大积极信号

    日前,A股市场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高位,引发市场热议。上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是在2015年5月份,彼时正值牛市。A股市场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高位,意味着市场看多情绪高涨,资金入市意愿增强,释放出三大积极信号。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两融余额达20002.59亿元。

  • 央行8月8日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业内人士表示,8月分别有4000亿3个月期和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8月8日央行开展7000亿3个月期逆回购,并不意味着本月买断式逆回购缩量,当月两个期限品种的合计操作金额会在9000亿到期量之上。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 创十年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两融余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关口,创下十年来新高。当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达10.16%。将时间轴拉长,上一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要追溯到2015年5月20日,距今已有十年。今年以来,两融余额维持高位并持续突破,直接推动券商利息收入增长。

  •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工业新苗

    在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方面,《意见》提出,提升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灵活性,助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在加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田利辉认为,《意见》的出台,是金融支持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跃升” 转型的重要标志。

  • 聚焦下半年经济工作—— 多部门密集部署,传递哪些信号?(锐财经)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密集召开“年中会议”,围绕各自领域作出具体部署。  关于下半年重点工作,多部门围绕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作出安排。

  • 从门店热销到投资升温—— 贵金属价格为何持续走高

    记者在北京多家贵金属交易场所探访了解到,近期贵金属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销售也十分火热。  贵金属零售市场火热的背后是铂金、白银的价格涨幅显著。  贵金属价格为何持续走高?吴丹提醒,部分消费者可能转向投资贵金属以对冲通胀,但高价位也增加了短期追涨风险。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