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赶紧报名吧~202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开启

    21日从教育部了解到,202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已经开启。4月14日起至5月20日,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可通过相关网站报名。据了解,地方项目志愿者在升学、就业、工龄计算等方面与全国项目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志愿者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胡浩)【编辑:张丽娜】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 你刷手机的时候,他在读书

      临近世界读书日,大学生阅读又轮回为热门话题。大学生们的实际阅读情况是怎样的?他们阅读课外书多吗?他们会使用随处可见的书单吗?他们是无目的地享受阅读还是根据目标阅读?他们更喜欢电子书(泛指电子阅读)还是纸质书?记者采访了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几位大学生,跟大家分享他们的读书情况。  大学生会使用各种书单吗?   ——学生说:会。老师说:仅为参考。  在搜索引擎敲入“大学生读书”几个字,首先出来的是一排书单,大学必读的10本书、100本书,大学生该读哪些书……除了网络推荐,高校、专家也有阅读书单推荐给大

  • 校外培训机构,该怎么管

    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是今年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什么各种培训班屡禁不止?为什么孩子们的负担总是减不下来?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不是一场“运动式”的行动,关涉教育结构的深层次改革。依赖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消除社会根源着眼,逐步、稳妥、渐进地扭转“校外培训乱象”。  ——————————  校外培训的洪流是怎样汇聚而成的  周秀平  一段时间以来,各级部门出台了系列严格规范校外培训的治理政策和行动,较好地遏制了占坑班、超时超难培训、培训机构携款

  • 一位中产爸爸的怒吼:没人告诉家长,教育是用来划分圈层的!

    这是一篇《2020新浪教育盛典》上教育演讲的文字整理。演讲者是一位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爸爸。他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我们这一代父母的迷茫》。他以一名中产家长的身份,阐述了当前教育改革下家长的迷茫与困惑。语言很犀利,他的困惑和呐喊或许能代表当下很多家长的心声。

  • 清华北大一组偷拍照流出,我才知道所谓名校的真相

    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几条视频,很是感慨。清华大学,已经下课20多分钟了,但很多同学并没有离开。而是挤在老师讲台周围,和老师讨论上课时有争议的问题。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北京大学。这些学生们不仅不急着下课,早在上课前二十分钟,北大的很多教室就已经坐满了人。很多同学都是提前跑来占座,占的当然不是倒数两排,而是前两排。有网友自嘲,上课已经20分钟了,我还在找教室,这就是我考不上北大的原因。也有网友表示,名校的学习氛围简直太好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想不优秀都难。的确,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意义非凡。

  • 孩子厌学失眠沉迷网游,毛病其实是“心病”

        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各班级召开面对面心理健康专题家长会(2月23日摄)。新华社发  17岁的晗晗已因抑郁症休学两年。原本今年6月参加高考的她,不得不将这一重要时刻一推再推。家人想不通,一直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孩子,为何会患上抑郁症?  中国科学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这些孩子有的厌学失眠、身体出现种种不适,有的沉迷网络世界逃避现实,有的甚

  • 用力过猛的幼儿超前教育被喊停 家长焦虑如何缓解?

    幼儿超前教育被叫停 专家建议  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实现“双向衔接”  核心阅读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坚持以儿童为本,从保护儿童的成长利益出发,明确提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学前班野蛮生长,家长“拔苗助长”,小学一年级超标教学……近年来,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教育领域问题频出,备受诟病。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 专家解读:中小学生“睡眠令”如何落到实处?

    日前,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发布了“睡眠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了学生睡眠时间的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睡眠,不仅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也是破解少年儿童成长难题的关键。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安枕无忧”?多位专家学者表示,破解中小学生睡眠问题必须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同向而行,共同画好“同心圆”。睡眠保卫战,从重视睡眠健康开始“苟得其养,无物不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主任

  • 人生的意义,都是自找的

    搜索引擎里寻求慰藉  漂泊在外的留学生,会遇见哪些困境与误解?  靠在床头的夜晚,用手机在搜索引擎打出“留学生在海外被欺负怎么办”,此刻只有一点灯光打在脸上,偏暗的画面里,露出留学生锁着眉头的脸。  遇见困境,在异国他乡想寻求慰藉找寻帮助谈何容易。无助下,只能求助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寻求方法与温暖——而网络空间最不缺的就是键盘上的讥讽:“这不是你自找的吗”“咎由自取”。  旁白中用各式发音将讥讽的言论杂乱地读出,画面出现“自找的”三个大字(i ask for it),锐利的黑底白字充满整个屏幕。  短片开片即直

  • 课间,孩子为啥不能下楼“撒个欢儿”

      老师只允许我们喝水和上厕所,不让我们下楼,课间只能在教室跟前后桌同学聊聊天”“学生课间活动的最大半径:教室外的过道”“比体育老师更卑微的,是没有课间10分钟的孩子”“孩子在教室里一坐一整天,见不到阳光”……近日,《半月谈》关注学生课间10分钟休息的情况,报道称,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学生在课间适当活动,不仅有助于调整状态,更有利于他们身心发育和创造力发展。现实中,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小学

  • 西安市教育考试中心召开2021年度考试招生工作会

    4月13日,西安市教育考试中心召开2021年度考试招生工作会,传达全省考试招生工作会议精神,安排2021年全市考试招生重点工作事项,签订2021年考试招生安全责任书。西安市2021年度考试招生工作会会上,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市教育考试中心主任刘红对今年全市考试招生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明确目标,同向发力,力争再创工作佳绩;二是扭住重点,精准发力,确保考试安全无失误;三是提升服务,凸显特色,树立考试机构良好形象。签订2021年考试招生安全责任书她强调,进入四、五月份,多项考试报名、资审,考试组织实施工作将全面展开,全市考

  •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 推进高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推动高校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以下简称《指标》)。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认真对照《指标》,通过测评查漏补缺,以评促建,提高学校法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要按照《指标》组织自评,将自评报告作为年度法治工作报告的内容报送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自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不得弄虚作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

  • 教育部: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考试中心官网获悉,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官网发布了公告,从即日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将不再承办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MSE)。据了解,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包括近来颇受社会关注的KET、PET、FCE等考试。  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出,相关后续安排请关注剑桥大学英语考评部微信公众号:剑桥英语官方平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该微信公众号看到,该平台发布通知称,将陆续发布关于考试的具体安排。【编辑:张丽娜】 免责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 大学生朋友圈屏蔽父母中的三种冲突

    网络时代,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短,大学生虽离家千里,也能随时与父母保持联系。上大学的孩子中午吃了什么样的饭菜,今天穿什么衣服,现在他在关心什么讨论什么……理论上只要孩子愿意,你都能通过网络链接看到。然而你能看到吗?不能。  年轻人的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已不是什么秘密。腾讯新闻2018年公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里面提到,52%的子女曾经屏蔽了父母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或者没有加过父母好友。  “开始屏蔽时,我爸妈看不到朋友圈就问我,后来我在好友里面把他们分组了。”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学生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