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十不得!教育部出手整治“唯论文”问题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意见》明确提出了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即: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防止“以刊评文”“以刊代评”“以人评文”。不得过分依赖国际数据和期刊,防止国际期刊论文至上。不得为追求国际发表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国、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与资源分配、物质奖励、绩效工资等简单挂钩,防

  • 女子上厕所遭男孩强行开门,男孩母亲辱骂:就你金贵怕被看!

    12月10日在北京亦庄一位女网友爆料称自己在饭店吃饭时遭到6岁男孩无理侵犯有两名男孩先是在大堂内打闹喧哗之后女子上厕所时厕所门还被男孩强行打开虽然当时已将门上锁但是有点松动被男孩强行推开了两位男孩却毫无歉意甚至瞪眼嬉笑之后女子找男孩家长理论希望对方能给自己道歉对方不但没有歉意反而非常嚣张还疯狂辱骂女子“你个老娘们,跟一个六岁孩子较什么劲?”“就你金贵?”家长甚至要求女子报警“你现在就打110!报警说你被耍流氓了!”最后在老板劝说下女子与男友离开了餐厅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网友坐不住了纷纷发声:“有熊孩子总

  • 国家两部门联合发文: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克扣!

    日前,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各级财政按规定分担的公用经费必须及时足额到位,严禁滞拨缓拨经费,严禁挤占、挪用、截留、克扣经费。具体内容随汉小布一起看全文↓↓↓全文如下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2016年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总的看,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了有力保障。但近期也有一些地方因重视不够、财力

  • 作业到底谁改?定了!

    1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将严格落实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完善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等方面的机制;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的基础上,优化作业设计,创新作业形式,强化实践性作业,积极探索弹性作业、跨学科的作业;鼓励各地系统化设计一整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学

  • 陕西重磅发布!事关高考

    2013年,陕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陕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细则》(陕教考〔2013〕3号)将于2020年12月31日自行废止。为继续做好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省教育厅重新制定了《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陕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3日。联系人:王科伟电话(传真):029-88668859电子信箱:

  • 汉中一班主任指使学生扇同学耳光?!教体局:登门道歉接受处分

    近日,汉中城固县有家长实名举报其子苏某行就读城固县东郊润东学校六年级,因与同学发生摩擦向同学吐口水,被班主任指使班上10名同学向其扇耳光,每人10下,共100下。导致该学生脸部肿胀,耳根疼,无法上课,给孩子造成巨大心理阴影。12月9日,城固县教育体育局对外通报了此事的调查结果。全文如下:12月7日上午10时许,群众李某等人到我局反映其孙子苏某(润东九年制学校六③班学生)被本班同学打了,要求调查处理。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润东九年制学校进行了调查。经调查了解:12月4日下午,润东九年制学校六③班班主任张

  • 班主任提醒:孩子的“毒友谊”,比早恋更可怕!(家长必读)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什么样,看他的朋友就能判断出来。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千万不要忽略朋友对孩子的影响力。孩子间的友谊,除了单纯和美好外,和大人世界一样,也会有争吵和冲突,甚至还会有孤立和排挤、嫉妒和伤害、欺侮和霸凌......朋友间偶尔争吵没什么,但“毒友谊”就不行了——不仅不能让孩子体会到友谊的美好,反而会让孩子消极和自卑、伤心难过,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友谊很重要但毒友谊就算了友谊,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养的迷思》的作者哈里斯更是认为,同辈群体往往才是塑造儿童行为和

  • 汉中一家长建议禁止使用电子屏幕上课,官方回复

    信件标题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使用电子屏幕损伤一代学生眼睛事项信件内容希望教育局禁止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校使用电子屏幕设备给学生上课,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成了近视眼睛,就算在家家长可以控制不让看电视、电脑、手机,可在学校期间8小时上课时间都在看电子屏幕,无法避免,眼睛根本得不到休息,导致这一代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近视,延续到高中有的学生甚至上六七百度,我询问过汉中市汉台区内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在使用电子屏幕,其实这太可怕了,大家看到的是先进科技改变了我们的多媒体教学,可却害了我们这一代幼小的孩子,如果

  • 日本小学生沉船集体脱险,令人感叹的不止这一点

    11月19日发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个月后依然在中国颇受关注。对于52名日本小学生在这起沉船事件中集体脱险,不少中国家长为这些邻国的孩子伸出大拇指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们的孩子遭遇这样的险情,也能化险为夷吗?江苏连云港,学生们在赣榆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习游泳。资料图据日本新闻网、朝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11月19日,一艘载有52名小学生(另有5名船员、5名教师)的观光船在日本香川县坂出市附近海域撞击到不明物体后沉没,包括52名小学生在内的所有乘员全部脱险。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观光船开始下沉

  • 还有不到20天,多地下发通知!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7日举行。近日,针对考生是否需提前核酸检测、考场是否需要佩戴口罩等问题,多地发布疫情防控考生须知。山西:考前14天监测体温 尽量不出省近日,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发布考生须知,要求考生如实填写12月12日至25日的体温监测表,并须在12月26日上午参加第一场考试前交给工作(监考)人员,考前14天内尽量不出省。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考生,须提供考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境外直接来(返)晋考生,按照国家和山西省有关规定落实闭环管理;从其他地区入境后,隔

  • 小学生是怎么把磨蹭做到全国统一的?太真实了,哈哈哈哈

    没生过娃的人不知道,现在有一个流派在人类幼崽间流行。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磨蹭派!你看:路上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看上去都普普通通,但90%都是磨蹭派的精湛技艺传承人。磨蹭派仅靠一招「磨蹭功」,便足以在家中引起「血雨腥风」。最厉害的是,磨蹭派根本没人教,却把「磨蹭功」完美地做到了全国统一,所向披靡!01磨蹭功之——写作业据说江湖上流传的第一大「亲子关系」杀手,非陪读写作业莫属。而全国的小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气疯老妈」这项核心技术。自从我儿子上小学后,我就发现:你的小孩虽然放学回家了,但他的脑子还没回家

  • 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教育部回应了

    人民政协网2020-11-22 10:58:00近日,教育部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74号(教育类433号)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关于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专家做过研究论证。专家们认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目前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对学前教育是否应具强制性,或多长年限的学前教育应具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需进一步研究论证。目前最迫切的是贯彻落实政府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满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

  • 领棒棒糖、摘茄子丝瓜...开学首日西安各个学校创意迭出

    又到一年开学季,年度“大片”《开学》昨正式上映,家长们终于盼来了“神兽归笼”的日子,老师们迎来了阔别已久的学生,校园则再度恢复生机和活力。9月1日开学第一天,各学校包括幼儿园为科学防控做足了准备,并开展了创意迭出、精彩纷呈的开学活动,让这一特殊的开学季充满了仪式感,给新入学的萌新留下深刻印象。而开学的第一课,也非同寻常令人难忘。仪式感长缨路小学:送新生棒棒糖 寓意“棒棒棒”今年是西安创文明城市的关键年,9月1日上午,西安市新城区长缨路小学开学典礼的主题是“红领巾迎全运 我是文明小使者”。另外,学校为一

  • 某一线城市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事件,视频在网上疯传

    2018年6月,某一线城市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事件,视频在网上疯传——一个穿着粉红校服的女孩被好几个人不停地推搡、扇耳光,最后被要求跪着道歉。当女孩抽噎着说出“对不起”之后,围着她的其他人大声哄笑起来,让她“响一点”、“多说几遍”,随后,又有人一脚把跪着的女孩踢翻在地。欺凌者染着不同颜色的头发,穿着松松大大的衣服,一副“社会少女”的形象。办案的警察说,她们根据各自的发色,自诩为“红绿灯组合”。处理这种案件一直让办案人员十分头疼——按照《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