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教育部:高考之后,小心套路!

    16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预警指出,近期,陆续有考生和家长反映,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电话、面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校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取高额服务费,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实、误导甚至诈骗等问题。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各地教育部门、考试机构和高校将组织开展“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专项行动,为广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警惕常见的5种中高考诈骗手段一是不要点开鼓

  • 中国翻译界泰斗许渊冲逝世 享年100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许渊冲先生友人处获悉,中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此前报道:  翻译家许渊冲:一生“诗舟”播美,百岁仍是少年  北大畅春园,每至深夜,总有一盏灯亮起。  那盏灯,属于翻译家许渊冲。  它陪伴着他,在一个又一个黑夜,徜徉于唐诗宋词和莎士比亚的世界;  它更陪伴着他,以笔为桨撑起生命之舟涉渡时光之海……    许渊冲。(本版照片均由中译出版社供图)  2021年4月18日,许渊冲先生将迎来自己的100岁生日。  也许有人不了解他,

  • 沟通工具不妨删繁就简

    据《工人日报》报道,最近一周,家住山东青岛崂山区的李女士反复收到孩子班级群内发布的下载APP、关注公众号的通知。“班级经常有这样的通知,不注册都不行。”李女士说。对此,有律师告诉记者,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选用教育APP应征求师生、家长意见且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也有专家认为,学校如果想借助新媒介搭建与家长的良性沟通,首先要梳理统筹APP、小程序的各项功能,减少

  • 大学生对话高三毕业生:“黑科技”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又是一年高考季和招聘季,高考的答卷已经完成,人生的长卷才刚刚铺开。无论是比亚迪入选2021高考文综试题,还是汽车行业抢人大战持续引发关注,都反映出汽车行业急剧转型的浪潮。毫无疑问,这对00后汽车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  那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正在高校就读的汽车业大学生如何看待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景?对于致力于投身汽车、出行行业的高三毕业生来说,他们又将作出何种选择?  大学学霸来答疑:通识学科不放松 软件学科要加强  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 魏解元  近年来,汽车行业面临所谓“百年未

  • 教育部成立新司局,专治校外培训

    记者15日从教育部获悉,经中央编委批准,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主要职责是: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及时反映和处理校外教育培训重大问题。来源:第一新闻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成为生意 这个意见值不值几万块?

    这个意见,值不值几万块?  高考结束,只等分数出炉,但志愿填报同样重要。有时志愿填报得好,“相当于做对一两道压轴大题!”  于是,这几年,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俨然成为一门新产业,收费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那么,面对这些咨询师给你提供的填报辅导,你会接受吗?这些机构究竟掌握什么样的数据?这些咨询师资质到底如何?曾花过钱的学生们对此满意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采访了某志愿填报培训机构的相关人员,以及几名曾购买过服务的学生,听听他们怎么说。  讲述人:胖丫(化名) 23岁 浙江大学新闻学专业  两万元

  • 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前段有个妈妈找我咨询。 她儿子从小就是学霸,一路重点学校,一直年级前三,最后保送进了名牌大学。 可是大学毕业一年,他失业三次。前两次是没过试用期,第三次是自己估计通不过,主动打包走人了。 然后他就拒绝再找工作,现在已经在家闷了快半年,整天打游戏到深夜,无节制地吃垃圾食品。

  • 浙江一乡村小学女厕放卫生巾引网友好评,校长回应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 郭懿萌 实习生 何宇)6月10日,浙江金华一所乡村小学因女厕里放置免费卫生巾,引发网友好评。这所学校是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中心小学,校长韩峰告诉记者,这项举措于去年开始实施,后勤部门在四个女生厕所的入口处放置了双层纸巾盒,上层放卫生巾,下层放厕纸。韩峰还提到,他在2018年8月担任蒋堂小学校长,在改造学校厕所的过程中,想到将厕纸和卫生巾免费提供给学生。“这个事情很小,我们只是想让孩子们方便一点就好。”“卫生巾和厕纸一样,学校提供不足为奇”记者:怎么想到在厕所里放卫生巾这一项措施?韩峰:201

  • 家长注意!这个平台是假的→

    6月1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近日,所谓“美育研学管理技术中心”冒用教育部名义,搭建“全国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服务平台”,曲解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部分省市开展所谓“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服务”等相关活动。教育部在声明中表示,教育部没有认定任何机构运营“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服务平台”,没有认定任何机构开展“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服务”相关活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是实施学校美育,推动各地各校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了解中小学生学习掌握艺术课程相关情况的一项举措,此项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与社会机构

  • 哪些作弊行为要追究刑责?

    红星新闻昨天据新华社报道,6月8日,小猿搜题举报武汉黄陂区一名考生疑似用手机搜题。黄陂区教育局发布通报,确认考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事实;已停止当事监考人员此次高考监考资格,对违规考生作出给予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其报名参加考试各阶段、各科成绩均无效,并根据后续调查结果作出进一步处理。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惩治考试作弊行为的讨论。早在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对考试作弊的刑事责任。作弊“入刑”已多年,为何有人仍要“铤而走险”?哪些作弊行为会上升到刑事追究层面?除刑事责任外,作弊考生还可能

  • 教育部凌晨通报!湖北高考生拍题作弊:将手机藏于薄衣内带入

      6月7日,湖北武汉,一考生吴某某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考题上传网络,引发社会关注。6月8日,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通报,当事监考人员被取消监考资格,涉事考生被取消全部成绩。  6月9日凌晨2时许,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对此事进行了通报,并披露了该考生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的细节。    教育部通报  考生将手机藏于手拿薄衣内  高举双手避开安检  6月9日凌晨2时许,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博@微言教育 通报,6月7日湖北省某高考考生手机作弊事件,为考生开考后用手机拍照发送考题,系考中个人作弊,不存在考前泄题。  通报称,

  • 野孩子等于坏孩子?教养变圈养?是什么抹杀了孩子的野性

    微信公众号“半月谈”6月8日消息,郑渊洁的童话故事《皮皮鲁驯兔记》如今正成为现实,在学校不走寻常路的皮皮鲁最终变成温顺的“兔子”,皮皮鲁的经历也是当下一些孩子的日常写照,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教育过程中,自然馈赠的野性正从孩子们性格中逐渐消失:“春秋户外游常被室内参观所取代”“嬉戏好动、淘气调皮等成为常见的负面评语”“课间10分钟成为只能喝水或上厕所的单选题”……从训兔到圈养,本该天真活泼、天性闹腾的成长阶段,孩子们或因家长和学校的安全顾虑或为赢得未来一再被过度约束。

  • 四川年龄最大考生:今年61岁,国企中层退休

    “我就想完成自己的心愿,读一读全日制大学”  四川年龄最大考生:今年61岁,国企中层退休  61岁的年纪,依然可以有诗与远方。  6月7日上午11点半,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落下帷幕。成都市盐道街中学考点,陆陆续续有考生走出,61岁的老卢背着斜挎包,走在一众“00后”考生中间,特别显眼。  据了解,老卢是今年四川年龄最大的考生。很多人好奇,他这个年纪,不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为何要跑来参加高考?记者在校门口碰到老卢,和他聊了聊属于他的高考记忆。  遗憾:两次高考先后落榜  “我就想完成自己的心愿,读一读全日制大学

  • 文明喊楼,高考加油 ——大河坎中学为考生加油打气

    HE FUTURE未/来/可/期 有一场青春叫高考,有一种祝福叫喊楼。这个夏天,因为高考让莘莘学子拥有了专属于自己的青春限定记忆,一起奋力拼搏的样子很美,一起喊出的誓言也很酷!6月6日上午,大河坎中学文明喊楼,高考加油活动如约登场。2021高考活动现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王兴红老师《真心英雄》的歌声中全校约2600多名师生纷纷走出教室,在高考冲刺的最后时刻,由学弟学妹朝高三教学楼喊口号给高考考生打气的“喊楼”文化开始盛情上演。2021高考王兴红、刘强老师歌声祝福刘强老师献歌一曲《明天会更好》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