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今日资讯 >>最新推荐 >> 商南县力促农产品产业链复工复产
详细内容

商南县力促农产品产业链复工复产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严德俊 代绪刚 文/图)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村的50亩羊肚菌进入成熟采摘期,一簇簇羊肚菌破土而出,煞是惹人喜爱。丰收的喜悦映在了商南县惟特食用菌发展责任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国瑞的笑脸上。

  
  据介绍,熊国瑞家的羊肚菌种植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六年,每年11月初开始下地播种,来年2月份进入科管,3月份开始采摘,从种植到采收只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今年亩产预计干货可达到70斤,市场价每斤能卖到600—800元,每亩净收入高达3万元左右,通过这个基地辐射带动周边60人在此务工,每人至少能挣到3000多元。羊肚菌已成为商南县的又一新兴特色产业,实现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疫情影响,商南县围绕茶菌果畜药“5+X”扶贫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农事规律,组织好农资流通、供应,切实抓好食用菌生产、生猪补栏、核桃栽植与科管、茶园维护、中药材种植等工作;尽可能想办法积极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难”问题,加快扶贫产品认定,加大消费扶贫力度,落实扶贫产品流通领域补贴,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购买受疫情影响积压的扶贫产品,确保农产品不积压、不滞销,县总工会安排今年的职工福利必须用于购买扶贫产品。组织40余名农技人员分组深入镇村,统筹开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和春耕生产工作,采取实地指导、微课堂服务、线上课堂培训等方式开展技术服务,力促疫情防控和产业脱贫两结合、两不误。

  
  为了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商南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持续深化推进“政府主导+村集体经济+互联网+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6+”模式,充分发挥电商、微商优势,使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农产品走出去打开了新的“钱景”。“清油河镇组织绿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山人家特产专卖、后湾村供销e家等10多家电商平台,将当地羊肚菌、天麻、香菇、板栗、核桃、木耳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仅绿农源电商平台近20多天销售的新鲜香菇单品10万多斤、40余万元,一直位居拼多多销售平台菌类销售全国第一,全镇预计各类农产品销售额近百万元。”清油河镇副镇长、洋桥村包村负责人何显芳说。

  

  截至目前,商南县10个镇办的农业生产全面铺开,产业项目正在有序申报和实施中;11家产业化龙头企业、1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39家农资门店有序复工复产,128个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成立袋料香菇菌包生产互助组200多个,完成袋料香菇种植5000万袋;新建茶园3000亩、猕猴桃基地2300亩,种植天麻100多万窝,播种马铃薯2万多亩。

编辑:燕青    来源:阳光网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