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今日资讯 >>最新推荐 >> 重大发现!距今约1.6亿年!
详细内容

重大发现!距今约1.6亿年!

10月18日下午,四川隆昌市一工地在采石过程中,发现疑似古生物化石。对此,有专家初步判断为蜥脚类恐龙化石。


微信图片_20211026094509.jpg


10月25日,隆昌市政府新闻办通报确认,这是一具保存比较完整的小—中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是隆昌市首次发现的完整恐龙化石。

微信图片_20211026094512.jpg

↑技术人员现场测算恐龙化石骨骼大小

据通报,10月18日,隆昌市向阳路东二段道路项目施工现场,有工人在切割石方作业时,发现石块底板含有疑似古生物的化石。接报后,内江市委市政府、隆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急保护措施,使现场的化石得以较好地保护。

10月23日至24日,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中国地质博物馆、河南自然博物馆、重庆市地质调查院、自贡恐龙博物馆、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评估。经确认,这是一具保存比较完整的小—中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是隆昌市首次发现的完整恐龙化石。

微信图片_20211026094516.jpg

↑10月24日上午,隆昌市“古生物化石”部、省专家联席会召开

据悉,化石产自隆昌市古湖街道向阳社区5社,保存于距今约1.6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早期上沙溪庙组下部巨厚层细粒石英砂岩中,呈盘旋状,推算其体长约10米,部分颈椎、尾椎和部分后肢骨骼已随石材取出,目前尚有部分颈椎、背椎、肩带、前肢、腰带、后肢骨骼以及尾椎印模仍保留在施工现场。

评估组专家介绍,该具恐龙虽然体型不大,但脊椎气腔构造非常发育,颈椎短,尾椎短而粗,和四川盆地晚侏罗世常见的马门溪龙类有较大差别,可能属于我国还比较少见的新蜥脚类一个新成员。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侏罗纪时期恐龙的系统演化、生物多样性、古地理格局、古环境变迁等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值得很好地保护和研究。

目前,隆昌市相关部门已对恐龙化石发现点进行24小时值守,并对已经发掘的恐龙化石进行集中统一存放、保护。下一步,隆昌市将按照《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规定,按程序开展该恐龙化石发掘等相关工作。



来源:红星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