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人民时评)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聚焦社会事务进校园这一学校和教师反映突出的问题,其目的正在于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方能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培育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学生。

  • “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启动

    记者7月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三部门组织开展“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行动实施时间为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国家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组织园内企业联合高校、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共同“揭榜”,开展技术攻关。

  • 教育部发布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上当受骗

    收到此类短信请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核实,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如遭遇诈骗应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考生和家长花钱拿到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

  • 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变革创新

    自2022年初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来,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数字资源蕴含的势能稳步转化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动能。当前,数字化为高等教育的变革创新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同时要看到,通过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仍然任重道远。

  • 打造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浙江大学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积极落实总书记对浙大教师提出的“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要求,锚定使命目标,立足立德树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着力打造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弘道追求”意味着新时代教师要自觉弘扬大道正道,体现了教育家精神的格局视野和境界追求。

  • 2024年已过半,教育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 2024年已经过半,教育领域上半年都发生过哪些大事?本次印发的《评审办法》,是对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评审暂行办法》的修订。  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正式成立  1月30日,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的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开幕。会议期间,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正式宣布成立。

  •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职业院校办学建立在产业上,其科研应突出技术研发应用,侧重于技术的升级改造,其高质量发展逻辑起点是融入区域发展,找准区域经济增长点,要保持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敏感性,提升自身解决地方“卡脖子”难题的能力,不断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支持保障。

  • 以高质量职教评价改革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激发教师育人活力。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评价改革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保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育人体系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中,应重点关注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效。

  • 燃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引擎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深圳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职责清晰、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党建工作格局,燃动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 以毕业之名出发——西工大附中2024A9班毕业告别仪式今日举行

    在鲜花盛开的六月,西工大附中2024A9班的毕业告别仪式6月15日上午在西安昆明花园酒店隆重举行。西工大附中2024A9班的毕业告别仪式毕业典礼在乐队合唱《我爱你中国》的激昂旋律中拉开帷幕,这首歌曲不仅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也寓意着学生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带着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勇往直前。

  • 教育部部署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4年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

  • 五个严禁!事关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四部门联合发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严禁随意扩大范围。学校课后服务应安排在上课日及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之后,结束时间应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作好衔接。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通知》要求,严禁强制学生参加。课

  • 北京多所高校明确:开放校园!

    记者注意到,北京高校正在有序开放校园,截至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明确向社会开放校园,社会人员刷身份证入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均已发布开放校园通知。北理工20日明确,校外人员入校无需进行审批报备,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在校门处刷身份证登记即可入校(西山校区除外)。北外保卫处发布通知,自12月11日起,校外人员持本人实体二代居民身份证,经闸机刷脸完成人证核验后即可入校,无需通过校内师生预约;校内师生、离退休人员及东校区居民进校方式保持不变(凭人脸识别入校)。北

  • 多所高校尝试取消绩点!大学生可以不用“卷”了?

    近日,北京大学校报发布文章《放弃绩点——成绩评定改革在“生科”》,调研学校成绩评定改革推行的情况,此举引发广泛热议。文中显示,在高强度的学业考核压力下,一些学生为了总成绩提高一两分而花费大量时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展开试点改革,放弃GPA排名,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成绩点数”,是目前国内大学评价学生的关键指标。GPA计算会将每门课程的绩点乘以学分,加起来以后除以总的学分,得出平均分,因此,学分不同的课程在GPA中的权重也有所不同。(注:不同学校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