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即腊八节,俗称 " 腊八 " 时至岁末 人们由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拉开了 " 忙年 " 的序幕 腊八由来 腊八节作为传统的民间节日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代,很早便有岁末 " 腊祭 " 的习俗,据西汉戴圣所编《礼记 · 郊特牲》记载,腊祭是 "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记载道:" 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举行冬祀的日子也被称为 " 腊日 ",即在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以此祈求五谷丰登、阖家平安。 很长一段时间里,腊日并无固定日期。汉代的时候,腊日被确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 " 戌日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说的故事为腊日增添了新的含义,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已有 " 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 的记载。魏晋时期裴秀《大腊》中写道,"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的场景。 腊八民俗 " 两乡侈各健,一粥喜遥同。" 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北方,每逢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大锅腊八粥,合家团聚、馈赠亲友,以此作为这个节日的重要 " 仪式 "。 腊八粥又名七宝五味粥,一般由谷类、豆类多种食材熬制而成,既有着五谷丰登的好兆头,也是一种上佳的养生食物。全国各地因口味和物产的不同,具体的用料配方也不同。如陕北人还会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及肉;四川人分甜咸、麻辣两种,以黄豆、花生、肉丁、萝卜等煮成;在上海还有 " 细腊八 "" 粗腊八 " 之分。 此外,全国各地还有做腊八面、泡腊八蒜、晒腊八豆腐等食俗。相传北方之前有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泡腊八蒜,即将蒜瓣去掉老皮,浸泡在醋中,到了过年搭配饺子吃,是北方尤其华北地区的一个习惯。民间还有 " 蒜 " 与 " 算 " 字同音,商户要在这天算清收支盈亏的说法。 腊八豆腐则是安徽黔县的一种风味特产,家家户户在豆腐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放在阳光下慢慢烤晒,吸入盐分,晒干水分,即成腊八豆腐。 此外,山东还有 " 腊八扫屋 " 的习惯,从里里外外把房子打扫干净,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八来了 春节的脚步近了 喝碗热粥 注意保暖哦! 【编辑:张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