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今日资讯 >>最新推荐 >> 2022年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将解决好这些民生实事
详细内容

2022年汉中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将解决好这些民生实事

微信图片_20220331090739.jpg

3月28日上午,汉中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汉中市委书记钟洪江出席大会,市长张烨作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提出了今年汉中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巩固放大实体经济优势、着力建设5G示范城市等重点工作。

1.jpg

政府工作报告看要点

去年工作回顾

1、全市生产总值1768.72亿元

2、地方财政收入52.5亿元

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123元和13274元

4、38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32亿元

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67亿元

6、进出口总额增长57%

7、高新技术工业完成产值469.85亿元

8、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47.7亿元

9、新增减税降费4.87亿元

10、生态修复1.1万亩,完成营造林38万亩

11、全市空气优良天数343天

12、改造棚户区、老旧小区495个,386条背街小巷、人行道提质升级,50条“断头路”建成通车

13、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

14、新建改扩建27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147所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37万个

15、新建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311个

16、22.6万户脱贫户和监测户持续增收,34.2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

2.jpg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1、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5、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6.5%

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以上和10%以上,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8、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81万亩、110万吨以上

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投资:实施49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01亿元以上。

消费:落实消费倍增19条措施,高频次、多样化举办促消费活动,继续发放惠民消费券,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培育直播带货、在线服务、个性定制等新型消费,促进市场消费提质扩容。

环保:统筹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工业:聚焦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持续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0户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5户。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增长22%以上、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5%以上。

乡村振兴: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三产:聚焦融合提质,做强做活三产服务业,做强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制造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紧扣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推动服务业融合化、品质化、多样化发展,构建优质共享、独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服务业新格局。

开放:加快空港经济产业园、汉中综合保税区、离岸孵化器等平台建设,积极融入西成渝周边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打造陕甘川渝毗邻地区商品集散重要基地。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陕南副中心,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大格局。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新培育外贸备案企业30户以上。

营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并联审批、区域评估、容缺受理、审管联动等制度,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

就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就近就地就业,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

增收:研究制定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行动方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1.45万元以上。

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集团化办学强校扩优行动,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落实常态化监管措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加快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确保汉台、南郑、城固、西乡、宁强5个县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支持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扩建,推动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扩容升本、创建“双高”学院,鼓励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职教院校更好服务产业发展。

医疗:建成市公共卫生中心、三二0一医院医技住院大楼等150个项目,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迁建、汉台中医医院等26个项目。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强化全科医生培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文体:持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组织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次以上。完成汉台等8个县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支持市县主流媒体创新发展。加快汉中奥体中心、沿汉江全民健身长廊建设,精心举办特色体育赛事,积极申办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启动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

社保:深化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加快养老托育机构建设,健全普惠托育和康复护理服务体系,打造居家社区养老“15分钟服务圈”,努力创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儿童友好城市。积极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扩大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改革,完成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落实好城乡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补贴和临时救助等政策,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支持公益慈善等事业发展。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住房市场,归集住房公积金23.5亿元以上。

3.jpg

2022年继续办好民生实事

1、解决好城市老、旧、乱、堵的烦心事,继续实施“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56个、棚户区138个、背街小巷105条、人行道55条,打通“断头路”116条,实施架空线缆落地规整项目73个,让城市更宜居、群众更舒心。

2、解决好家庭中“一老一小”的难心事,出台创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实施养老服务设施项目32个,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0个、全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养老床位3000张。实施托育机构建设项目6个以上,新增婴幼儿托位1000个以上。秋季开学前建成投用124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5.7万个,完善新建学校幼儿园周边路网27处,让群众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3、解决好群众出行难、停车难的堵心事,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新建充电桩1000个,中心城区净增停车位6000个以上。整合中心城区公交资源、实现“一城一交”,实施农村公交化改造线路17条,让群众出行更便捷、停车有着落。

4、解决好城市清洁用气的操心事,扎实推进气化汉中建设三年行动,实施中心城区集中供热一期等35个项目,建成城镇燃气管道110公里,市级园区和县级工业集中区天然气干管全部铺设到位,新增天然气用户5万户以上,让更多群众做饭有气烧、企业生产有气用。

5、解决好群众休闲健身缺场地的期盼事,新增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场地26个,社会足球场3个,面积1.6万平方米。新增口袋公园19个、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让群众运动有设施、休闲有去处。

6、解决好农村饮水和居住安全问题,建成全市首批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提升17.2万农村居民供水质量,实施避险安居搬迁三年行动、年内搬迁安置群众6000户以上,让农民群众用水更健康、居住更安心。

7、解决好群众就医难问题,新建改扩建3个三级医院、7个二级医院、7个镇卫生院,建成20个示范中医馆,让群众看病更方便。

8、解决好市民买菜难、农民卖菜难问题,新建11个乡镇商贸中心,中心城区新建35个便民果蔬示范店、2个冷链物流配送中心、4个农贸市场,让农民有收益、市民得实惠。

9、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实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及互认,完成2000户小餐饮、食品小作坊标准化改造提升,让群众吃得更放心。

10、解决好就业用工问题,举办招聘活动100场次以上,设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10个,新培育县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19个,扶持创业实体2000家以上,帮助5000名以上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让群众稳定就业增收。



来源:二三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