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首页 >> 今日资讯 >>最新推荐 >> 官宣!这些场景可不佩戴口罩!| 陕西省卫健委重要提醒!
详细内容

官宣!这些场景可不佩戴口罩!| 陕西省卫健委重要提醒!

关于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2023年4月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疫情防控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
2023年4月12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2023年4月版)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三、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2.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
3.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4.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5.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6.3岁及以下婴幼儿。
7.学校师生在校期间。

四、口罩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五、其他注意事项

1.除以上情形或场景外,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
2.心肺功能障碍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有关公共服务人员所在机构应当为其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口罩,并设立独立废弃口罩收纳装置。

本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2023年3月份

陕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3年3月(2023年3月1日0时至3月31日24时),陕西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7996例,死亡37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脑、登革热、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4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0878例,死亡35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冠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和艾滋病,占发病总数的94.97%。同期,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0种217118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发病总数的99.92%

当前,春暖花开,外出郊游聚会增加,为流感、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提供了条件,手足口病也逐步进入高发期。各地要继续严格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要求,持续加大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传染病疫情的主动监测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一旦发现疫情,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广大公众: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戴口罩,提高个人防病意识,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倡导适龄人群接种流感、EV71疫苗。

此外
近期登革热正在泰国扩散
已致11人死亡!
去往当地旅游注意做好防护!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4月10日,泰国公共卫生部就该国登革热情况发布报告称,2023年1月1日至4月5日期间,泰国登革热确诊病例达到1.439万例,已造成11人死亡。报告显示,泰国最近一周登革热确诊病例为990例,呈上升趋势。


泰国公共卫生部提醒,民众可通过消除蚊虫滋生环境、预防蚊虫叮咬等方式切断病毒传播,遏制病情扩散。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特别是埃及伊蚊传播,多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亡。



我国已发现多例登革热病例


据中国蓝新闻报道,浙江绍兴市疾控中心2月报告1例登革热输入病例,是去年10月以来浙江省发现的首例登革热输入病例,为春节期间到泰国旅行人员。疾控专家提醒,前往相关国家和地区时,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注意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据江苏新闻报道,常州市民程女士1月14日去印尼巴厘岛旅行,不小心被蚊虫咬了一口,回来出现了高烧等症状。经过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程女士得了登革热,这是我国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常州首例登革热输入病例。


近期
你有去东南亚旅游的打算吗?
切记安全第一!


来源:国家疾控局、陕西省卫建委、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