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这一难题,意味着要为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更为精细化的照护服务。2023年,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首个国家标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发布,合理界定服务范围,规范供给主体资质条件及供给流程内容要求。对此,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丰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形式。
7月21日,在陕西省社促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参会代表走进高新区尚锦社区食堂参观,亲自体验了这家极具特色的“小碗菜”社区餐厅。
孟德尔遗传病患者通常要经过6年以上测试才能得到诊断结果。但现在,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准确而快速的方法,名为NanoRanger,可在几个小时内对这一类疾病进行基因检测,从而改变传统遗传疾病诊断。NanoRanger成功确定了13个家族性基因组疾病病例中的精确断点,而这些断点,正是传统基因测试所遗漏的。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防晒服配市场达742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958亿元,市场规模朝着千亿迈进。其中,防晒衣占比超50%。李厚敏建议,无论是在阳光强烈的夏季还是在其他季节,只要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都应该适当做一些防晒措施。但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之间出门,可以配合使用一些物理防晒。
于仁文从事营养配餐源自一次偶然的际遇。李瑞芬的话让于仁文动了心。 除了门诊的营养咨询外,于仁文还常常参加各临床科室的营养会诊,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饮食治疗方案。 2023年7月,于仁文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第三届“北京大工匠”,是28位当选大工匠中唯一从事营养配餐工作的工匠。
国家医保局7月25日发布《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医药费用1958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2023年,全国医保系统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80.2万家,处理违法违规机构45.1万家;处理违法违规人员32690人。2023年,国家医保局组织飞行检查34组次,查出涉嫌违法违规资金9.2亿元。
服务期满后,这个山东小伙儿决定留下,一个人撑起了四十七团医院的中医科、康复科,成为远近闻名的沙海“小郎中”。10年间,被当地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沙海“小郎中”的艾乐松,已成为一名在老兵精神激励下的沙海新兵,用中医药架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北京首家社区养老育幼一体化服务点日前正式启动,就是积极落实文件精神,解决“一老一小”难题的生动实践,效果可期。各地有关方面要在政策、资金、审批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让“老幼共养”创造多赢。
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专家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同时,应注意静养身心,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黄亚博介绍,中医认为,大暑节气酷暑炎热,容易耗气伤津。黄亚博强调,大暑时节,一线工作人员特别要注意避暑防晒,防范中暑。
日前,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红漫主编的《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正式发布。健康老龄化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在蓝皮书中,高强著文表示,当前,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应当研究有效对策积极化解。
“三伏”的日子是怎么确定的?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它的日期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共同决定,所以也被归为“杂节气”一类。今年是在7月15日入伏,三伏天就是40天。“三暑”反映的是暑热变化趋势。也就是说,“三伏”与“三暑”的时段基本重合。 “暑”与“伏”的含义不同。
进入三伏天,“晒背”这一养生方式又火了。 “新中式养生”为何在年轻人中圈粉无数? “新中式养生”走红的背后,更有中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作支撑。 当然,“新中式养生”绝不仅限于泡脚、八段锦或晒背这些形式。放慢生活节奏,选择张弛有道、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称之为“新中式养生”。
“夏季锻炼要科学补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副主任朱威宏还提醒,少年儿童在进行激烈运动时要做好防护,做好热身。
入伏前后,全国各医疗机构启动三伏贴贴敷服务。杨国旺介绍,相应的,今年一包完整的三伏贴共有4份,每份包含3贴。截至目前,“温阳化痰穴贴”已经连续13年作为北京市“冬病夏治三伏贴”专项工作指定用药,为全市7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