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科学家发现新型有机金属分子“锫茂”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领导的团队首次发现一种含有锫的有机金属分子——“锫茂”,为深入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则开辟了新途径。更困难的是,其有机金属分子对空气极为敏感,容易发生自燃。由于其结构类似铀有机金属配合物“铀茂”,团队将其命名为“锫茂”。

  • 东北林业大学:学生求职 AI“开方”

    仅一天时间,1100余名学生通过AI诊断系统获得求职“数字处方”。东北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春雷表示:“学校将继续整合资源,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举办供需见面会,扎实开展访企拓岗工作,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 服务区域 完善标准 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发展理应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进一步提高其适配性和供给保障能力,对接产业、服务区域,以质图强,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下一阶段,应稳步推进职业本科专业目录和教学标准研制,加强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规格研究,以制度供给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完善和高质量发展。

  • 教育部部署人工智能领域育人项目 更好促进校企人才供需对接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部署各地各高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推动高校加快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对人才需求、就业服务等提出的新要求,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工智能应用人才,更好促进校企人才供需对接。

  • 强化劳务对接 举办招聘活动 春风行动已发布三千一百万个岗位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各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强化劳务对接,举办招聘服务活动,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动者91万人。  安徽省亳州市“春风行动”护航复工复产。

  • 想去马来西亚留学 这些信息要知道

    马来西亚的高校有哪些特点?  记者了解到,马来西亚的申请难度相对英美学校较低,尤其是语言要求较为宽松。申请季步入尾声,杨阳在了解到马来亚大学后果断递交了申请,如愿收到了马来亚大学生物信息硕士项目的录取通知书。  关于马来西亚本科申请,谢子月给出了一些建议。

  • 代表委员热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掐尖”

    刘希娅则建议,将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重点从“选拔”转向“培养”,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刘希娅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面向全体,构建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学习生态,从优化学习场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多方面着力,让那些拔尖创新人才“冒尖”,而不是人为“掐尖”。

  • 解开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

    无独有偶,陕西省也展开探索,努力从根本上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陕西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表示:“近年来,陕西省通过努力,已经解开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粗绳子’,但是束缚在科研人员身上的一些‘细绳子’还未解开。”

  • 孙蓉委员:发展老年医学,守护银发群体

    如何让银发群体更有“医”靠,如何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用药安全,是我今年重点关注的话题。这导致老年人群用药数据缺失。  老年医学人才不足,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技术发展的红利” ——代表委员共话破解欠发达地区科学教育资源短缺难题

    玉龙也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关注偏远地区科技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同时,鼓励部属师范大学重点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行本硕衔接国家公费教育,订单式培养师资。“要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技术发展的红利,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 清华大学在拓扑光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如何在BIC中引入有效的无序信息而不破坏BIC的拓扑特性,成为拓扑光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挑战。该研究提出了无序辅助的实动量拓扑光子晶体,为拓扑光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

  • 全球首例量子纠缠涡旋光发射芯片研发成功

    北京大学王剑威和龚旗煌团队与浙江大学戴道锌等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实现了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涡旋光量子纠缠源,研发出全球首例量子纠缠涡旋光发射芯片,为高维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片上离子与原子操控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

  • 朱松纯:培养善用人工智能的青少年

    如果说智能时代的根本使命是为机器立“心”,那么青少年成长的根本任务就是为自己立“心”,预判时势的到来,觉悟时代的使命,从而引领时代的变革。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不仅需要立“心”,还需要将人文思想融入对数理的解释。

  • 多所高校铺开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创新的火花比完美的学分更重要

    回望我国高校的学业评价改革,清华大学2015年以12档等级制替代绩点是个重要节点。宋艳说,等级制的改革恰恰使高校之间在评价标准上达成共鸣——在人才评价的坐标系里,创新的火花比完美的学分更耀眼。

  • 清华大学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 重点培养“AI+”人才

    记者今天从清华大学获悉,清华大学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今年拟增加150名左右本科生招生名额。2025年,清华大学发挥学校学科资源优势,立足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据了解,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书院学习。

  • 将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更强算力 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研发成功

    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从而极大提升未来智能计算、6G通信、空天遥感等一系列现实应用的性能。

  • 香港推出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

    由香港特区政府重点创科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近日正式发布HKGAI V1大模型。这是香港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揭开了香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篇章。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是业界首个基于DeepSeek全参数微调、并持续训练产生的大模型。

  • 校园里,人工智能这样携手传统文化 山东青岛崂山区探索特色“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路径

    2月21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教育课正在进行。以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为例,该校正结合自身特色,探索“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路径,切实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目前,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发出《人工智能+中医药》校本课程,在其中融入24节气、海洋药材等地域特色。

  • “产业兼职教师”来了,高校课堂有啥新变化?

    三是将产业兼职教师在高校工作的情况作为其考核评价、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  “产业兼职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顾问,而是创新共同体的关键枢纽。”产业兼职教师参与完成纵横向项目达1300余项,累计服务地方企业320家。

  • 多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

    生态环境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1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上述负责人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相关任务落实,统筹和加强对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的政策支持。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