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AI自习室能成为“伴学良师”吗

    而AI自习室正是AI伴学的一种具体实践。此外,许多AI自习室还强调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尽管当前有部分AI自习室项目已经通过了审查并继续运营,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明确相关规范。这无疑给AI自习室的运营模式带来了挑战。

  • 自然纪实节目打开青少年视野

    今年暑假,人文自然探索纪实节目《寒暑假》邀请两岸暨港澳地区的8位少年,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索当地自然密码与人文风情,用自然教育打开青少年视野,引发大众关注和网友热议。随着寒假临近,《寒暑假》的自然探索之旅再次受到观众期待。

  • 产教融合,造就创新人才

    同济大学是一所工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校,在获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后,该校积极探索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范式改革,在校企合作一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 让高校院所与企业“联上姻” ——兰州新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前不久,一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在兰州新区举行。这是兰州新区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一次生动实践。如何让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联上姻”?“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兰州新区的全力支持。”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局长杨天岳说。

  •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借刀”清除致病蛋白

    基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化身为“垃圾分拣员”,主要工作是给致病蛋白“贴标签”。

  • “夜校热”折射终身学习热潮

    “夜校热”折射的正是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夜校热”助力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夜校热”出现的背后是新型夜经济的兴起。“夜校热”丰富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索。

  • 青岛农业大学:让科研成果即创即转、即研即推

    近期,青岛农业大学好消息频传,多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农田”。青岛农大校长赵金山说,科研成果在广袤田野“落地生根”,离不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这些科研共同体,让科研人员与企业家成为科研‘合伙人’,实现了科研成果即创即转、即研即推。”

  • 春运期间学生火车票开启在线预约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铁路部门12日在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开启学生预约购票服务专区,同时优化调整学生优惠票发售和查验规则,符合条件的学生旅客可通过专区预约购买春运期间往返车票,春运出行将更加便利。

  • 我科学家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荣获全球生态环保领域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科学与创新奖”的中国人。2017年,我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曾获“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 “5G+智慧教育”应用“扬帆起航”

    日前,工信部和教育部公布了“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全国典型项目及通过验收项目名单,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项目。

  • 新型锂电池助无人机不惧温差长距续航

    12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忠伟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比能宽温域锂离子电池,成功适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设计的新型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并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空域顺利完成试飞。无人机搭载的高比能锂电池能量密度高达每公斤400瓦时,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提升20%至40%。

  • 共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让童年更健康、成长更快乐

    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

  • 我国未来三年计划培训1300名海外中医药人才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我国已经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文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

  • 重庆出台新政培育未来产业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重庆市未来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 以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自腾冲科学家论坛的一线观察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聚焦热点前沿、纵论科技赋能、共促合作发展。据主办方介绍,自2022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腾冲科学家论坛累计促成人才引进项目496个、招商引资项目780个,协议投资1900亿元。

  • 隔空测“心”更持久、更靠谱—— 我科学家实现非接触心脏活动监测技术突破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彦教授团队在非接触心脏活动感知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无须任何模型训练的情况下,他们利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非接触人体心脏活动监测。长期连续的心脏活动监测对疾病的发现至关重要。

  • 前沿技术不断涌现 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来自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报道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未来产业孕育发展,汇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 打造职普融通产教融合 育人新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校与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实践能力,打造一支职普融通、校企合作、专兼并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育教学团队,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 第十五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大会”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大会”举办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大会”在石家庄市举办。用人单位收取有效人才简历7200多份,930人达成初步引才意向。  在人才引进举措上,本届大会有三方面创新之处:一是突出省校人才合作。本届大会整体活动将持续至12月底结束,广大人才可登录“河北人才网”继续线上参会和投递简历。

  • 培训机构退费难?教育部:严查!

    记者12月4日从教育部获悉,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近日召开,明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肃查处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恶意闭店”等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