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文化产业
  • 从二里头到殷墟,从钟村到三星堆—— 夏商考古新进展添彩“考古中国”

    2024年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的2024年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最后一次工作会,发布了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山西省昔阳县钟村墓地、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等4项夏商考古最新进展。

  • 《乙巳年》特种邮票首发

    1月5日,中国邮政在北京举行《乙巳年》特种邮票首发仪式。  《乙巳年》特种邮票1套2枚,图案名称分别为“蛇呈丰稔”“福纳百祥”。  此外,中国邮政携手港、澳邮政部门共同印制的生肖同题材邮票三地小全张也于同日发售。

  • 记者走进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实地探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匠心守护四大石窟(人民眼·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麦积山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近日,记者走进四大石窟,倾听文物工作者潜心为国护宝的生动故事,领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中国智慧。龙门石窟宾阳中洞藻井的彩绘脱落严重,已斑驳难辨。

  • 从“天宫”到“龙宫”,全靠一面屏 虚拟拍摄拓宽影视制作边界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虚拟拍摄是一种新兴的影视拍摄技术,即允许导演和摄影师在电脑创建的虚拟场景中进行拍摄,打破了传统影视拍摄中现实搭景和后期制作的虚实边界。  LED屏幕上显示的虚拟场景,则被称为虚拟拍摄的数字资产。

  • 在“村集”遇见“村超”

    在活动发起成员、兴华水族乡田懂村驻村干部王炳真看来,举办“村超村集”活动,是要把“村超”的流量和欢乐注入乡村,并刺激乡村消费。11月初,王炳真在田懂村“村集”中创新融入“村超”的核心元素:在集市附近同步举办名为“村超”的趣味足球赛,并在赛事中穿插民族文化表演,为“村集”增乐添彩,颇为成功。

  • 文艺气象·回味

    时光飞逝,文艺留痕。真挚感人的艺术之笔,铸就了这一气势恢弘的革命史、群星灿烂的英雄谱与慷慨激昂的正气歌。剧作以民本思想入题,塑造苏轼作为“俗人”“官人”“文人”“爱人”的立体形象,尤其凸显传统文化濡染下的生命追求和人生境界。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美学特征,把人的世界和广阔天地直接进行赋比兴连接。

  • 赏冰雪赛龙舟 边城呼玛第二届武侠文化周启幕

    28日,大兴安岭呼玛县第二届“醉美鹿鼎山·冰雪武侠情”武侠文化周启幕。在随后举行的“冰雪同心·亚洲同梦”国际冰雕雪塑大赛中,来自中俄两地的雪雕师,创作出了30组冰雕雪塑作品,将边城呼玛的冰雪武侠世界装点得如诗如画。武侠文化周期间,呼玛县还组织了全民登高活动,众多武侠爱好者齐聚鹿鼎山景区,共叙武侠文化。

  • 文旅+百业”不是简单做加法

    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开放合作,“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正成为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持续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大文章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不是简单做加法,核心在于融合。

  • 微短剧迈入2.0时代:热度不减 百花齐放

    近年来,微短剧热度“狂飙”,成为影视风口。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于日前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微短剧行业已进入转型升级期,正式迈入2.0时代,行业体量稳步增长,用户规模、市场规模、从业机构数量及内容供给量均创下新高,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科技的赋能,正是微短剧进入2.0时代的体现。

  • 汉中红色文化体验馆重装上阵赋能汉中文旅大发展

    位于汉中市区天汉楼广场的汉中市红色文化体验馆,自开业以来以其鲜明的红色文化特色引人注目,是最具历史底蕴与教育意义的学研实践教育场所,凭借红色文化独特的主题内容和大量珍贵文物的展出,对传承和保护红色文化有重大的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与喜爱。

  • 文化中国行 | 中国风点亮冬季文旅 尽展国潮之韵

    当冬季文旅与“中国风”相遇,新表达、新思路、新形式,璀璨夺目的传统文化以崭新姿态,为火热的冰雪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彰显着国风之美、国潮之韵。

  • 让短视频成为向善的文化阵地

    短视频平台应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对上传的短视频进行严格把关,及时清理和下架虚假不实、违背公序良俗等内容,同时加强算法伦理建设,推动算法向上向善,提高算法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 文化中国行丨唐风汉韵弦歌不辍 千年古都今朝更盛

    近年来,通过聚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推动城市建设更新、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方式,古都西安在对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辉煌历史与活力今朝已然融汇成发展的澎湃动力。

  • 孔子文化体验活动在马来西亚举行

    2024“温暖冬至”开放日暨“礼乐天下”孔子文化体验活动21日在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未来,文化中心将持续举办更多融合文化交流与体验的精品活动,促进马中文明交流互鉴。

  • 巫山龙骨坡遗址发掘采集石制品超2000件巫山龙骨坡遗址发掘采集石制品超2000件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现年93岁的黄万波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领专家团队在巫山龙骨坡遗址取得重大发掘成果,并在此后参与了对遗址的历次系统发掘。

  • 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即将开展

    12月19日,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将于2025年元旦前后推出。  为全面系统展示荆楚文明进程,实现专题展和通史展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湖北省博物馆即将在元旦前后,推出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

  • 青春不老,芳华永存!表演艺术家谢芳逝世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于今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1959年,谢芳在电影《青春之歌》中出演林道静,很快红遍全国。青春不老,芳华永存,谢芳用演员的一生书写了最美的青春,一起致敬,缅怀!

  • 扎根现实、创新表达,满足电影市场多样化需求

    不论是春节档的《热辣滚烫》《第二十条》,还是暑期档的《抓娃娃》《默杀》,亦或是国庆档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只此青绿》,广大电影人潜心创作,推出题材多元、类型丰富的作品,不断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现实题材表现亮眼  2024年的电影市场,现实题材影片精彩纷呈。

  • 如何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近日,多位知名导演、演员呼吁观众积极走进电影院,体验大银幕的魅力。如何吸引更多观众走入电影院看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中国电影人积极面对电影产业变革,探寻更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新路径,用优质电影作品、精准宣发手段和“电影+”的新型业态,不仅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也让电影走进现实生活。

  • 90余件明清湖南士大夫的笔墨丹青在长沙展出

    12月17日,“惟楚风流——明清湖南士大夫的笔墨丹青”原创书画展览在湖南博物院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分为“鸿儒博学”“文臣雅韵”“儒将襟怀”“客湘政宦”四个单元,共展出90余件(套)湖南博物院明清时期湖南士大夫的书画作品。据悉,此次展览由湖南博物院主办,将展出至2025年11月16日。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