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哈尔滨的冰雪经济呈现了跨越式腾飞,独特的资源、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发展冰雪经济突破同质化发展的关键。 在文旅产业、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哈尔滨的冰雪经济早已突破了季节的限制,在夏日里展现出无限活力。
8月6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品中国非遗 游古都西安——2025西安文旅媒体行”圆满落幕。作为新晋西安市非遗名录的本土美食,真正展现了关中饮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味觉图腾。传统与现代边界消融,印证着西安非遗以科技为翼,正以鲜活姿态续写古都文脉传奇。
暑期,是旅游旺季。各地在保护中开发自然资源,打造旅游新场景、新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去年,乌兰察布市共接待游客223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84%。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发布“8月去哪儿旅游?”推荐榜单,首推“中国凉都”六盘水。作为全国唯一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六盘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推荐,并蝉联《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榜首。2024年,六盘水接待过夜游客614.4万人次,同比增长8.88%。
进入暑期,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迎来旅游旺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大批游客。据伊犁州文旅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至7月,伊犁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493.29万人次,同比增长10.31%。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陕西文旅市场迎来客流高峰。近日,不少网友化身“旅游智囊团”,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积极建言,从提升支付便利化到优化景区服务,再到丰富游客体验,一条条“金点子”为陕西文旅“上分”出谋划策。“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开行银发旅游列车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川渝之旅,是国铁沈阳局为银发旅游列车设计的定制化线路。目前,通过旅行社报名乘坐银发旅游列车的旅客占比超过60%。近年来,银发旅游列车成为老年人出游“新宠”。
7月30日,由泰国国家旅游局与泰国旅游观光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区路演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泰国国家旅游局亚太国际市场副局长帕塔拉阿侬·纳·清迈表示,中国市场始终是泰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甘肃及兰州作为中国西部门户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其区位优势备受瞩目。
7月的安宁河畔,米易以一场“多彩火把节”点燃城市激情。米易火把节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以“红、黑、黄、绿、蓝”五彩赋予火把新内涵。这场火把节的成功举办,更是米易县“文旅康+”战略的立体呈现,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康养为脉,实现“一节带多业”。
文章提到,游客青睐云南和贵州,这些凉爽地区成为气候适应性旅游首选目的地。云南推动“旅居云南”建设经验做法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认可并印发全国学习。今年以来,云南省充分发挥气候、生态、地形地貌等优势,进一步发力“旅居云南”建设,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