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商协会
  • 214个紧缺岗位清单来了!西安这些行业最缺人→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5年11月11日本次《目录》共收录紧缺岗位为214个,其中,重点支柱产业为115个,数字经济产业为53个,未来产业为46个。

  • 汉中藤编”登上国际舞台

      9月29日,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一批汉中藤编产品经海关部门核验后,即将运往美国。“此次入选对汉中藤编走上国际舞台、提升全球知名度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将为藤编特色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是汉中藤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被誉为陕西“藤编之乡”。

  • 集思广益深化研究 着眼长远谋篇布局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11月11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和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听取“十五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把牢方向,集思广益深化研究,着眼长远谋篇布局,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 投资中国·选择陕西 2025中国(陕西)—跨国公司产业合作大会在西安举行 赵一德奚国华致辞 张文武出席

    11月10日,跨国公司“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活动期间,2025中国(陕西)—跨国公司产业合作大会在西安举行。英中贸易协会原主席古沛勤,中信集团总经理张文武出席大会。

  • 陕西重点产业链群能级持续提升

    坚持链式思维,陕西省工信厅健全完善“链长制”工作机制,高位推动重点产业链水平提升,“链长统筹、链主带动、专班服务、省市协同”的工作格局日益完善,重点产业链群能级持续提升。

  • “十四五”时期陕西年外贸进出口总量突破4000亿元

    “十四五”时期,陕西年外贸进出口总量突破4000亿元,2024年进出口总值比2020年增长超20%,年均增速达5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陕西不仅追求量的合理增长,更注重质的有效提升。2024年,陕西有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数量达5300家,较2020年增长近40%。

  • 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陕西发布“十五五”首批科技创新重大需求

    在11月3日召开的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上,陕西省2026年暨“十五五”第一批重点科技攻关指南方向、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科技创新改革任务发布。

  • 秦创原引领科创蝶变

    “三项改革”让这一局面彻底改变。  截至目前,陕西“三项改革”单位已扩展至201家,11万项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820家,697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2024年,陕西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15.82%,秦创原正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创新纽带。

  • 2025年“三秦银龄盛典”举办

    10月30日,由陕西省民政厅、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2025年“三秦银龄盛典”在陕西广电大剧院举行。  活动现场为来自全省各地的16支“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举行了授旗仪式。全国银龄行动优秀代表、“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现场发出敬老助老倡议,激励三秦长者踊跃贡献智慧与力量。

  • 国家工业遗产“上新” 更多“生产线”变身“风景线”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32处工业遗产榜上有名。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底蕴,发展多种场景和形态的工业旅游,越来越多“生产线”变身“风景线”。丁蜀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市拥有许多风格各异的工业遗产,前墅龙窑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

  • 人民日报看陕西丨“赛展结合”展示农业新成果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25日在陕西杨凌开幕,吸引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本届杨凌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展示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种源、农机装备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还通过农业机器人比赛等形式,推广智慧农业创新成果。

  • 陕农优品”亮相第二十二届农交会

    近日,以“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  今年以来,陕西系统谋划参展第二十二届农交会,组织参展、促销、招商系列活动。展会现场,多家企业与采购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陕农优品”开拓京津冀及北方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有73页首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