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我国推出新一轮举措加力扩岗稳就业

    日前,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 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加大企业吸纳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纳入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支持范围,延续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实施期限,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基金促进就业。

  • 新研究揭开癌细胞“能量站”秘密

    记者27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教授叶升团队成功破解癌细胞“能量站”的秘密,为研发靶向抗癌药物打开一扇新大门。叶升团队从2020年开始,就像“侦探”一样层层揭开单羧酸转运蛋白家族的秘密。实验测试显示,“水飞蓟宾”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 我国将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   通知明确,从2025年起到2027年底,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 福建今年将培训养老服务人员1万人次

    记者从2025年福建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福建将深化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

  • 为人才“架梯” 为科研“松绑” ——江苏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纪实

    2023年,江苏实施“1820”基础研究策源行动,即在基础研究领域布局18项主要任务,出台20条支持政策。新设的江苏省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三大基础科学中心作为江苏基础研究“改革试验田”,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

  • 循序渐进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是对民生福祉的深切考量。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能够让每个孩子在人生起点阶段获得助力,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 山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 “让职校生也有满满获得感”

    今年寒假,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系学生牛文浩一点也没闲着。  “要让职校生也有满满获得感。”谈及职教初心,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孔祥敏如是说。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美栋表示,一系列筑巢引凤政策,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投入职业教育的大潮中。

  • 科学家观察到DNA开始解旋瞬间 有助深刻理解细胞复制遗传物质机制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这项研究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和深度学习技术,捕捉到解旋酶与DNA相互作用的精微细节,提供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DNA解旋过程。此次研究表明,解旋酶通过15个原子状态,逐步解开DNA双螺旋结构。

  • 以科技发展为牵引优化高校学科专业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各高校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招生计划安排。

  •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议政)

    相关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一起建言献策,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贡献智慧和力量。

  • 科学家发现新型有机金属分子“锫茂”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领导的团队首次发现一种含有锫的有机金属分子——“锫茂”,为深入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则开辟了新途径。更困难的是,其有机金属分子对空气极为敏感,容易发生自燃。由于其结构类似铀有机金属配合物“铀茂”,团队将其命名为“锫茂”。

  • 东北林业大学:学生求职 AI“开方”

    仅一天时间,1100余名学生通过AI诊断系统获得求职“数字处方”。东北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春雷表示:“学校将继续整合资源,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举办供需见面会,扎实开展访企拓岗工作,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 服务区域 完善标准 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发展理应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进一步提高其适配性和供给保障能力,对接产业、服务区域,以质图强,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下一阶段,应稳步推进职业本科专业目录和教学标准研制,加强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规格研究,以制度供给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完善和高质量发展。

  • 教育部部署人工智能领域育人项目 更好促进校企人才供需对接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部署各地各高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推动高校加快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对人才需求、就业服务等提出的新要求,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工智能应用人才,更好促进校企人才供需对接。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