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利军:以“天人合一”易医智慧,打开抗癌新路径时间:2025-10-15 当世人或把《周易》束为玄虚的案头清供,或将《内经》封存在泛黄的典籍故纸中时,徐利军却俯身拾起了穿越千年的东方智慧——要让《周易》的卦象脱离庙堂符号的桎梏,让《内经》的医理走出书斋,与现代医学的光影交叠,熔铸成一艘渡人渡己的“抗癌方舟”。这条路,既要叩问生命运行的底层密码,也要让沉睡的传统医学在当代重焕生机。恰如《周易》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他以易理为魂、以医术为骨,在道与器的交融里,开辟出“天人合一·易医抗癌”的全新疆界。 更令人动容的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从不是悬浮的哲学概念——《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第2条第9点早已为其正名: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是藏着“万物 联系、和谐共生”的系统方法论。它不仅为传统医学筑牢了逻辑根基,更像一束光,照亮了当代健康理念与生命科学研究的前路。而这,正是“天人合·易医抗癌”体 系最坚实的科学底色,让古老智慧的现代转身,有了掷地有声的权威背书。 一、多元身份背后的核心使命:以专业维度筑牢易医实践根基 徐利军的每一个身份,都像一颗铆钉,牢牢铆在“传承易医智慧、服务抗癌实践”的使命上,从文化根脉到国际舞台,织就一张全维度的实践网络: -汉中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在《周易》卦辞、《内经》医理中溯源,深扎易医智慧的“文化之根”,让理论体系兼具厚度与底气; -华中科技大学中医学讲师——立足学术讲台,打通易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逻辑壁垒,让年轻学子看见传统医学的当代生命力,而非僵化的故纸堆;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首位易医疗癌专家——携东方疗愈智慧走向世界,打破地域与文化隔阂,让“易医抗癌”的声音响彻全球传统医学殿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级中医全科诊疗师——坚守临床一线,将“治人而非治病”的初心融入每一次诊脉,让易医理论脱离纸上谈兵,成为缓解病痛的实在 方案; -国家抗癌技术规范起草人——以严谨科学态度为笔,为古老易医体系立下现代标准,推动其从“经验医学”迈向“规范医学”的广阔天地;-中国抗癌协会资深会员 —扎根国内抗癌领域前沿,将最新研究成 果融入易医方案,让古老智慧始终与时代 同频,不落后、不脱节。 二、易理哲思:“批阴阳断五行”的健康法则——从卦象到人体的精准对应 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曾亲笔题赠“批阴阳断五行,看掌中日月;测风水勘六合,拿袖中乾坤”,并誉其为“济世神仙”。这不仅是对 徐利军个人造诣的高度认可,更凝练注解了“天人合一·易医抗癌”的核心逻辑——其中“批阴阳断五行”,正是解读健康的密钥。五行与《周易》卦象、人体脏腑早 已形成“卦-气-形”的完美呼应,每一处对应,都藏着生命的奥秘: 1.震卦(木)——肝系统:疏泄如常,生命方畅 震卦如春日惊雷,携“可曲可直”的生机,恰如木的“舒展、条达”,在人体对应肝与胆(肝与胆相表里)。肝是生命的“疏泄官”:眼睛的润泽度藏着肝血充盈与 否的秘密,关节的灵活度依赖肝血濡养,情绪中的“怒”与肝气郁结息息相关,眼泪的清浊、多少更是肝之虚实的直接写照。 正如树木需空间舒展枝丫,肝亦“喜条达而恶抑郁”——若长期憋闷情绪、精神紧绷,震卦能量会淤堵,肝气随之郁结。久而久之,胁肋隐痛、夜不能寐会找上门, 气血流转变慢,为健康埋下隐形隐患。徐利军常以“树怕歪、肝怕堵”类比:树木长歪了难结果,肝气堵久了易生疾,这正是震卦“条达”之性在人体的直观体现。 2.离卦(火)——心系统:温煦有度,生命有源 离卦是盛夏骄阳,带“温热炎上”的能量,如同火的“温暖、向上”,对应心与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为“君主之官”,是全身能量的源头:舌头的颜色、形 态可判断心气是否充足(舌尖红多为心火盛,舌淡白多为心气虚),心脏的每一次搏动都在推动血液滋养全身,意识与思维离不开心的濡养,汗液排泄也与心气强 弱、心阴盈亏紧密相连(心气虚者易自汗,心阴虚者多盗汗)。 若“骄阳”过炽,心火便会过旺——长期焦虑失眠、烦躁易怒,口舌易生疮,甚至血脉通畅会受影响,让心脑血管风险悄悄靠近。徐利军临床中常遇到因长期熬夜、 压力大导致“心火扰神”的患者,多伴随舌尖溃疡、失眠多梦,恰是离卦“火性上炎”的典型表现。 3.坤卦(土)——脾系统:承载生化,生命之基 坤卦像广袤大地,具“敦厚承载”的包容,恰如土的“孕育、滋养”,对应脾与胃(脾与胃相表里)。脾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的“加工厂”:味觉灵敏度反映脾 的运化能力(口淡无味多为脾虚,口甜黏腻多为脾湿),肌肉丰满度依赖脾生成的气血滋养(脾虚者多肌肉松软、乏力),过度思虑后食欲不振是脾被“累”到的信 号(中医称“思伤脾”),口中唾液的多少、稠稀更是脾之虚实的“晴雨表”(脾虚者唾液少而黏,脾湿者唾液多而淡)。 若“大地”失却肥力,脾虚失运便会来袭——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都会伤脾,腹胀、腹泻、浑身乏力会接踵而至。更关键的是,气血生成不足会像多米诺骨牌,连累 其他脏腑,让健康陷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困境。徐利军常说:“脾胃像家里的‘粮仓’,粮仓空了,全家都挨饿;脾运化差了,全身脏腑都缺‘营养’。” 4.乾卦(金)——肺系统:清肃通降,呼吸自如 乾卦如秋日天空,含“清肃收敛”的沉静,如同金的“洁净、下行”,对应肺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华盖之官”,像伞般守护脏腑,主司呼吸与气机调 节:鼻子通气度、嗅觉灵敏度反映肺的宣发功能(鼻塞多为肺寒,鼻干多为肺燥),皮肤润泽度靠肺的卫气守护(肺气虚者皮肤易干燥、易感冒),过度悲伤时气短 是肺气受损的表现(中医称“悲伤肺”),鼻涕的清稀或黏稠藏着肺的寒热密码(清鼻涕多为肺寒,黄稠鼻涕多为肺热)。 若“天空”被雾霾笼罩,肺失宣降便会来袭——受凉感冒或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咳嗽、气喘、鼻塞会找上门,甚至水液代谢失常,让水肿、小便不利悄悄缠上身体。 徐利军在雾霾天常建议读者用银耳、百合煮水喝,正是利用其“润肺燥、清肺气”的功效,贴合乾卦“清肃”之性。 5.坎卦(水)——肾系统:藏纳滋养,生命之本 坎卦像地下清泉,带“润下闭藏”的滋养,恰如水的“深邃、绵长”,对应肾与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本”,藏着生命的本源能量:听力好坏、二 便排泄是否顺畅与肾精充足与否相关(肾精虚者多听力下降、夜尿多),骨骼强健度、牙齿坚固度依赖肾精濡养(肾虚者多腰膝酸软、牙齿松动),过度恐惧时腿软 是肾精耗损的信号(中医称“恐伤肾”),舌下津液多少更是肾精充盈度的直接体现(肾精足者舌下津液多而清,肾精虚者少而干)。 若“清泉”渐渐枯竭,肾精亏虚便会靠近——长期熬夜耗精、劳累过度伤肾,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会找上门。时间久了,全身“根本动力”减弱,免疫力下降,衰老 脚步也会悄悄加快。徐利军常以“水库”比喻肾:水库蓄水足,灌溉才有保障;肾精储备够,身体机能才强健。 五行与卦象的平衡逻辑:生命系统的“生态链” 人体脏腑从不是孤立的岛屿,而是靠五行生克连成的“生态链”——这是易医抗癌的核心调节逻辑,每一处流转都藏着平衡之道: -相生(卦气滋养):遵循“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循环。如坎卦(水)生震卦(木)——肾水充足才能滋养肝木,保证肝血充盈(好比“树 木靠雨水浇灌才能生长”);乾卦(金)生坎卦(水)——肺的通调水道功能辅助肾主水,形成“气血-津液”闭环,持续为生命供能(好比“天空降雨补充地下 水”)。 -相克(卦气制约):遵循“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制衡。如震卦(木)制坤卦(土)——肝的疏泄防止脾土壅滞,避免消化不良(好比“树 木根系疏松土壤,帮助土壤透气”);坎卦(水)制离卦(火)——肾的滋阴压制心火过旺,避免口舌生疮、失眠(好比“地下水滋养大地,平衡夏日暑热”),以 “相互牵制”维持整体平衡。 失衡的病理信号:从亚健康到重疾的“预警器” 五行紊乱、卦气逆乱是疾病的源头,从轻微不适到癌症,本质是失衡程度的递进,常见三种状态: -相生不足(母病及子):“母”系统能量不足,无法滋养“子”系统。如肾水不足(坎卦弱)→肝木失养(震卦虚),出现眼睛干涩、头晕目眩(“雨水不够,树木 枯黄”);脾土虚弱(坤卦弱)→肺金不足(乾卦虚),出现气短乏力、反复感冒(“土壤贫瘠,草木难生”)。 -相克过度(相乘):“克方”能量过强,过度压制“被克方”。如肝气过旺(震卦亢)→脾土受抑(坤卦弱),引发“肝木乘土”,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情绪暴躁 (“树木疯长,根系抢占土壤养分”);心火过盛(离卦亢)→肺金受灼(乾卦弱),引发“火克金”,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心烦失眠(“烈火过旺,灼伤草 木”)。 -反向克制(相侮):“被克方”能量过亢,反过来压制“克方”。如肺气虚弱(乾卦弱)→肝木反制(震卦亢),引发“木火刑金”,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烦 躁易怒(“草木枯萎,无法制约火势,反被火焚”)。 徐利军在临床中看得透彻:癌症是阴阳、五行、卦气失衡到极致的信号。肺癌(对应金/乾卦)多与脾土虚弱(坤卦虚,土不生金)、肾水不足(坎卦弱,金不生水) 相关,患者常伴乏力、少痰咳嗽、气短;肝癌(对应木/震卦)多与肾水亏虚(坎卦虚,水不涵木)、脾土受克(坤卦弱,木旺乘土)有关,患者常伴腰膝酸软、肝区 隐痛、腹胀——这些症状,正是五行卦气失衡在重疾层面的集中爆发。 【读者自查】五行失衡简易判断法(附经典调理方) 为帮助读者快速感知身体状态、初步调理,徐利军团队结合《内经》理论,总结“症状对应+经典小方”自查调理法,日常可对照使用: -肝木失衡:频繁情绪暴躁/抑郁、眼睛干涩/发红、胁肋胀痛、指甲易断调理方:菊花茶(菊花5g+枸杞3g,开水冲泡),可加1g薄荷增强疏肝效果,适合春季饮 用; -心火失衡:失眠多梦、口舌生疮、心慌心悸、手心脚心发热调理方:莲子心茶(莲子心2g+竹叶3g,煮10分钟),心火盛者可加1g麦冬,缓解烦躁失眠; -脾土失衡: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黏滞、身体乏力、舌苔厚腻调理方:山药小米粥(山药20g+小米30g,熬煮成粥),脾虚湿重者可加5g炒薏米,健脾祛湿; -肺金失衡:反复咳嗽、皮肤干燥、鼻塞流涕、容易悲伤调理方:银耳百合水(银耳10g+百合8g,泡发后煮20分钟),肺燥者可加3g川贝粉(冲服),润肺止咳; -肾水失衡:腰膝酸软、听力下降、夜尿频繁、头发早白调理方:黑豆核桃饮(黑豆15g+核桃2个,煮30分钟),肾精虚者可加5g黑芝麻,补肾益精。 三、实践智慧:从“掌中日月”到“袖中乾坤”——易医理论的临床转化 任法融道长题赠中的“看掌中日月”“拿袖中乾坤”,从不是玄学噱头,而是徐利军将易医理论落地的两大抓手:“掌中日月”是对“五运六气”的时间洞察,“袖 中乾坤”是对“方位风水”的空间适配——二者合一,方成“天人合一”的完整诊疗闭环。 1.看掌中日月:五运六气的洞察——顺时而为,精准诊疗 “五运六气”是天地能量的时间密码,与卦象、人体同频共振,是“天人合一”最实在的实践。徐利军诊病时,总会将患者脉象(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 与天地能量叠加,让方案更贴合“人顺天地”的规律: -五运(年度能量):按天干推算,每运主时73.05天,对应五行与卦象的年度强弱。如“木运年”(天干甲、乙,如甲寅、乙卯年)震卦气盛,肝系统易亢奋,需提 前侧重疏肝调畅(如日常用薄荷泡水);“火运年”(天干丙、丁,如甲子、丙子年)离卦气旺,心系统易“上火”,需加强清心滋阴(如多吃梨、西瓜等凉性食 材)。 -六气(季节气候):按地支推算,分主气、客气,主气固定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对应卦象的季节显化。如春季主风(对应木/震卦),风邪易 侵袭人体,需防风护肝(出门戴口罩,避免穿堂风);秋季主燥(对应金/乾卦),燥邪易伤肺,需润肺润燥(多吃银耳、梨,少吃辛辣)。 徐利军曾遇到一位2024年(木运年)确诊的肝癌患者,初诊时肝气郁结症状明显,结合“木运年震卦气盛”的特点,在常规疏肝方案中加入薄荷、陈皮,仅1个月就 缓解了肝区胀痛——这正是“顺时调理”的经典案例。 2.测风水勘六合:空间能量的适配——因地制宜,优化环境居住 环境的“方位能量”,是卦象五行在空间的具象,需与人体五行适配,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义。徐利军团队诊病时,总会询问患者居住方位,减少空间能 量对身体的干扰: -东方属木(震卦、春季、风气):能量偏“疏泄生长”,适合肝系统较弱、需疏肝解郁的人群; -南方属火(离卦、夏季、暑气):能量偏“温热向上”,适合心系统较弱、需温通心脉的人群; -中央属土(坤卦、长夏、湿气):能量偏“承载生化”,适合脾系统较弱、需健脾养胃的人群; -西方属金(乾卦、秋季、燥气):能量偏“清肃通降”,适合肺系统较弱、需润肺降气的人群; -北方属水(坎卦、冬季、寒气):能量偏“藏纳润下”,适合肾系统较弱、需补肾藏精的人群。 典型实例1(国内):北京的一位肺燥患者,长期居住西向房间(乾卦气盛、燥气重),反复咳嗽、皮肤干。徐利军建议其在房间放置加湿器,同时将床头转向东方 (震卦木气,可润金),搭配银耳百合水调理,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 典型实例2(跨境):中非的一位肺癌患者,当地属南方离卦位(火气盛),治疗初期用了含肉桂的药方,导致“火上加火”,咳嗽加重。徐利军调整方案,去掉肉 桂,加入麦冬、玉竹滋阴,同时建议患者避免午后暴晒(离卦气最盛时段),症状很快得到控制。 3.拿袖中乾坤:疗愈方案的转化——真实案例印证实效(新增经典案例) 将“卦-五行-五运六气”的理论转化为临床方案,徐利军用众多真实案例,印证了易医抗癌的力量,以下新增两例不同癌种的经典案例,更全面体现体系适配性: 案例3:胃癌(脾土虚弱型)——补坤调中,佐金平木 河南张先生,56岁,2024年3月确诊胃癌早期,伴胃脘胀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西医建议手术,患者希望先尝试中医调理。辨证核心为“脾土虚弱(坤卦气衰, 运化失司)、肝气犯胃(震卦气亢,克制坤卦)、肺金不肃(乾卦气弱,无法制约木气)”,治疗围绕“补坤卦、调震卦、润乾卦”展开: -补坤卦(健脾):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g、桂枝6g、白芍12g、炙甘草6g),温中健脾、益气和胃; -调震卦(疏肝):加郁金10g、香附8g,疏肝理气、缓解胀痛; -润乾卦(肃肺):加杏仁9g、枇杷叶6g,肺金得润可制约肝木,避免肝气再犯胃。 调理2个月后,胃脘胀痛消失,食欲恢复;4个月后复查,胃内病灶缩小,医生评估无需紧急手术;至今仍定期调理,生活质量与常人无异。 案例4:胰腺癌(水火失济型)——补坎益离,健脾和中 上海李女士,49岁,2023年11月确诊胰腺癌,伴腹痛、黄疸、消瘦、失眠,西医治疗后副作用明显。辨证核心为“肾水亏虚(坎卦气竭,无法上济心火)、心火亢 盛(离卦气炎,下灼脾土)、脾土受损(坤卦气败,气血生化无源)”,治疗聚焦“补坎卦、降离卦、扶坤卦”: -补坎卦(补肾):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15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0g),滋补肾阴、填精益髓; -降离卦(清心):加莲子心3g、黄连5g,清泻心火、缓解失眠; -扶坤卦(健脾):加白术12g、党参10g,健脾益气、改善消瘦。 调理3个月后,黄疸消退,腹痛减轻;6个月后可自主行走,体重增加5kg;虽仍需配合西医治疗,但副作用大幅减轻,生存期已超医生最初预判的“3-6个月”。 四、易医抗癌的核心路径:从诊断到治疗的“五步法” 徐利军将数十年临床经验,凝练成清晰可复制的“五步法”——这不是刻板流程,而是传统智慧落地的“导航图”,每一步都藏着“顺天应人”的巧思: 1.以卦象解析病机:将震(肝)、离(心)、坤(脾)、乾(肺)、坎(肾)五卦作为“透视镜”,通过卦象能量状态(如震卦气阻、离卦气亢),解读身体病理信 号,精准定位失衡核心。例如情绪暴躁、肝区隐痛者,结合“震卦气亢”可直接判断为肝气过旺,避免孤立解读症状。 2.以五行锚定病位:根据“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的对应关系,将抽象卦理落地到具体脏腑。例如咳嗽伴皮肤干燥者,通过“金行失润”关联乾卦, 再锚定肺系统为核心病位,让诊断从“抽象推理”转向“精准聚焦”,为后续治疗明确靶心。 3.以生克制定治法:遵循五行生克与卦气流转逻辑,采用“补母益子”“抑强扶弱”策略重建平衡。如肺虚(金弱)者,依“土生金”原理行“培土生金”之法—— 用山药、莲子健脾(补坤卦),以脾为“土壤”滋养肺金(润乾卦);肝气过旺(木亢)克制脾土(坤卦弱)时,则以郁金疏肝(调震卦)配白术健脾(补坤卦), 既疏解过亢木气,又扶助虚弱脾土,实现“制亢扶弱”的动态平衡。 4.以“五运六气”顺时调理:将天地能量节律作为方案调整的“时间轴”,结合年度五运与季节六气优化思路。如木运年(震卦气盛)肝系统易亢奋,需增加菊花 茶、薄荷等疏肝食材,避免辛温助肝之品;冬季(坎卦当令,水气主事)肾系统需固护,建议用黑豆、核桃煮粥补肾,减少寒凉伤肾食物,让治疗始终与天地能量同 频,提升调理效率。 5.以“扶正”为纲:坚守《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核心思想,将补养对应卦象与脏腑正气作为抗癌根本。肝虚(震卦气弱)者用当归、白芍补肝血, 为肝系统注入“防御能量”;脾虚(坤卦气不足)者用黄芪、党参健脾气,强化气血生成源头——不盲目针对病灶“攻伐”,而是通过筑牢身体“免疫防线”,从根 源抵御癌邪侵袭,降低复发风险。 【日常健康】易医养生小技巧(新增时令与穴位搭配) 徐利军强调,易医智慧不止用于抗癌,更能融入日常养生,结合“时令+穴位”的搭配,效果更精准,覆盖四季的完整方案如下: 1.春季养肝(震卦当令,2-4月):顺时疏肝,少上火、不烦躁 春季木气升腾,若肝气疏泄不畅,容易出现情绪烦躁、眼睛干涩、头痛眩晕等问题,可按“穴位+饮食+习惯”三维调理: -穴位疏肝:每天上午9-11点(脾经当令,肝脾相和),用拇指按揉期门穴(乳头正下方,第6肋间隙)和太冲穴(脚背上,第一、二跖骨间凹陷处),每个穴位按3 分钟,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能直接疏通肝气,缓解烦躁; -饮食养肝:多吃“青色入肝”的食材,比如菠菜(焯水后凉拌,减少草酸)、芹菜(清炒或煮水),每周喝2次枸杞菊花茶(枸杞10粒+菊花5朵,开水冲泡),既补 肝血又清肝火,避免春季“上火”; -习惯护肝:春季宜“夜卧早起”,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子时养肝血),早晨6-7点起床后到户外散步,让身体随木气升腾而舒展,避免熬夜或久坐,防止肝气淤 堵。 2.夏季清心(离卦当令,5-6月):清热养阴,防烦躁 夏季火气旺盛,易心火上炎,出现心烦、口渴、失眠等问题,调理需侧重“清心火、养心血”: -穴位清心:每天下午3-5点(心经当令),按揉劳宫穴(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偏第3掌骨)和少府穴(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每个穴位2分钟,可清 热除烦; -饮食养心:用莲子(去芯)15g、百合10g煮水,放温后加少量蜂蜜,每周喝3次,清心养阴;多吃西瓜、绿豆等凉性食材,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助火; -习惯护心:夏季宜“晚睡早起”,中午可小憩20分钟(养心阴),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外出,减少心火耗伤。 3.长夏健脾(坤卦当令,7-8月):祛湿固脾,防腹胀 长夏湿气重,易困脾伤胃,出现腹胀、大便黏滞、乏力等问题,调理核心是“健脾祛湿”: -穴位健脾:每天上午9-11点(脾经当令),按揉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和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每个穴位5分钟,增强脾运化能力; -饮食护脾:喝红豆薏米水(红豆15g+炒薏米10g,煮30分钟),每周3次;多吃山药、南瓜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食物加重湿气; -习惯养脾: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防寒湿入侵),每天适量散步(促进湿气排出),饭后不要立刻躺卧,帮助脾胃消化。 4.秋季润肺(乾卦当令,9-11月):润燥养肺,防咳嗽 秋季燥气盛,易伤肺津,出现咳嗽、皮肤干燥、口干等问题,调理需“润肺燥、养肺阴”: -穴位润肺:每晚睡前按揉太渊穴(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和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每个穴位3分钟,滋养肺阴; -饮食养肺:用银耳10g、百合8g、梨1个(切块)煮水,加少量冰糖,每周喝3次;多吃白萝卜、银耳等润肺食材,少吃辛辣、烧烤食物(防燥伤肺); -习惯护肺:秋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肺“收敛”之性;外出可戴口罩(防燥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室内放加湿器(保持湿度50%-60%)。 5.冬季补肾(坎卦当令,12-2月):藏精补肾,防虚寒 冬季寒气重,易耗肾精,出现腰膝酸软、畏寒、夜尿多等问题,调理核心是“补肾藏精、温阳散寒”: -穴位补肾:每天晚上7-9点(肾经当令),艾灸肾俞穴(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10分钟(温和灸,避免烫伤),或按揉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5分 钟,温补肾精; -饮食补肾:喝核桃栗子粥(核桃2个+栗子3颗+大米30g,熬粥),每周2-3次;多吃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材(“黑色入肾”),适量吃羊肉、桂圆等温阳食物(防 寒气伤肾); -习惯养肾: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免熬夜耗精;注意腰部保暖(防寒气入侵肾经),减少剧烈运动(避免肾精过度耗散)。 五、文明的共振:从国际聘任到标准落地的“智慧破壁” 当徐利军的名字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的聘书上,当“天人合一·易医抗癌”的技术规范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这早已不是个人成就的注脚, 而是东方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深度共振: 1.国际舞台的“文明对话” 2024年11月29日,徐利军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首位易医疗癌专家”,这份聘任的意义,远不止于个人荣誉:它让“阴阳五行”不再是西方语境里的 “东方玄学”,而是被国际专业机构认可的“系统生命观”;让“易医抗癌”不再是小众实践,而是人类抗癌事业里的“东方方案”。从汉中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到世 卫组织的学术会场,徐利军带着卦象、五行的逻辑,与全球医学研究者探讨“生命与天地的联结”——这是文明之间的对话,更是传统智慧对人类健康命题的回应。 在一次世卫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上,徐利军以“五行平衡与癌症预防”为主题,用“树木生长需雨水(肾水)、土壤(脾土)、阳光(心火)协调”的类比,向参会者 解释易医逻辑,现场有3位欧美医学专家主动提出合作研究,希望将“易医体质辨证”纳入癌症高危人群筛查体系——这正是东方智慧打破文化壁垒、走向世界的生 动证明。 2.标准体系里的“传统新生” 2025年5月23日,《“天人合一(易医抗癌)整体治疗方案·七日周期疗法”技术规范》完成国家备案,以“Q/BQYGJ 001-2025”的标准编号,让千年易医智慧有了现 代医学语境下的“表达范式”。这份规范里,没有晦涩的卦辞注解,只有“疏肝用太冲穴”“健脾用黄芪”的实操路径;没有玄虚的风水推演,只有“热带地区减温 燥药材”“寒带地区加温补食材”的地域适配方案。 规范中特别明确“七日周期”的核心逻辑:依据“天地七日一节律”(如人体细胞代谢、自然界周而复始的规律),将治疗分为“诊断期(1-2天,辨卦定五行) 、调理期(3-5天,按生克施方案)、巩固期(6-7天,扶正固根本)”,每个周期都对应不同的脏腑养护重点——这让传统智慧从“经验传承”变成“可复制、可验 证”的现代方案,为基层医疗从业者提供了清晰的执行指南,也让普通患者能直观理解治疗逻辑。 六、守灯人的终极答案:让古老智慧成为人类的“健康基因” 徐利军总说自己是“守灯人”,但这盏灯,早已不是《周易》《内经》的孤灯,而是照亮人类健康前路的文明灯火: 他在社区讲座里教老人“顺时喝莲子水降心火”,是把“天人合一”揉进柴米油盐;他让中非患者靠麦冬缓解“火灼肺金”的咳嗽,是把东方智慧变成跨越种族的 “健康共通语”;他整理上万份案例、录制通俗课程,是想让“卦象对应脏腑”“五行调节饮食”的逻辑,成为普通人的“健康本能”——就像古人看云识天气、观 季候耕种,未来的人,或许也能凭易医逻辑,感知身体与天地的共振,主动守护自己的生命节奏。 去年冬天,徐利军收到福建肝癌患者洪先生寄来的橘子树苗照片——洪先生调理康复后,在院子里种了棵橘子树,说“橘子属木,能疏肝气,也想让这‘生机’陪着 更多人”。这棵树的故事,恰是“天人合一”的最好注脚:人与自然本就同频,健康从不是孤立的“治病”,而是与天地、脏腑的和谐共生。 “这盏灯,我会一直守下去。”徐利军说这话时,眼里的光,是《乾卦》“天行健”的刚健,也是《坤卦》“厚德载物”的温厚。而这束光的方向,是让东方智慧不 再是博物馆里的“文化标本”,而是人类健康的“文明基因”——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人们谈论抗癌,会自然想起“天人合一”的逻辑;当人们调理身体,会本能遵 循“顺时应地”的规律:这,才是传统智慧最温暖的“活态传承”,也是徐利军作为“守灯人”,给文明的最好答案。 ——徐利军 “天人合一(易医抗癌)”整体治疗方案国家技术规范标准起草人 中国抗癌协会资深会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级中医全科诊疗师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首位易医疗癌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中医学讲师 汉中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 国际易学联合会原会长助理兼学术部副部长 来源:健康导报 编辑:金文婕 审核:王仕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