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 脂肪肝不光是吃出来的!做好这5点,远离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fatty liver),也称为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它是指在肝脏组织中脂肪的异常积聚,超过正常范围,并可能对肝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脂肪肝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酒精性脂肪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最常见的脂肪肝类型,通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有关。这种情况下,肝脏中脂肪堆积过多,而不涉及酒精摄入。NAFLD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阶段:脂肪肝(简称

  • 10月1日起执行!陕西533个院内制剂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畴

    9月7日,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公布一批纳入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畴的治疗性医疗机构制剂,其中包括银屑平片、愈银片、气血和消白丸等,共计533个治疗性医疗机构制剂。自2023年10月1日起,陕西省统一执行。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官网截图详细名单:来源:陕西省医疗保障局 群众新闻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 “三减三健”从我做起!一文读懂“做什么、怎么做”

    三减三健三减:口味清淡,控制盐油糖,提出“每日盐不过5克”“控制烹调油用量”“食品饮料要少糖”。三健:提出“早晚两次、正确刷牙”“测体重、算指数、量腰围”“强健骨骼、爱护关节”。1减盐食盐又叫氯化钠,钠多容易升血压学会使用限盐勺,一天5克不另加家庭烹饪少放盐,清淡口味是最佳调味品里多含钠,少用才把手艺夸餐厅外卖需留意,点餐不忘少盐巴购买食品看标签,同类比较选低钠2减油少食油炸多蒸煮,清淡饮食益健康限量油壶是把尺,知晓每天用油量每日25克一人份,家庭用油控总量炖焖凉拌油会少,荤素搭配营养好超市购物比标签

  • 如何缓解“开学综合征”

    开学啦刚开学这几天,有的孩子一提开学就难受,有的孩子一说开学就打不起来精神,还有的孩子直言不想上学……上面这些情况有没有出现在您家孩子身上呢?如果有,小心“开学综合征”找上门,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开学综合征”危害大“开学综合征”其实并不是医学诊断的病症名称,而是指假期结束、开学之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异常表现。“开学综合征”的表现:行为——有的孩子可能会拒绝去上学,有的孩子就算去上学了也会出现迟到早退、坐不住、发脾气、顶撞老师等行为。生理——失眠、睡

  • 膳食指南“更新”牛奶摄入量,这 6 类人更应该多喝奶!

    牛奶是生活中的常见饮品,不仅香醇好喝,更是补钙的首选。对于我国居民喝奶这件事,相关部门一直都非常重视。2022 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特别强调了奶的摄入量,由原来2016 版本中推荐的奶及奶制品为 300 克/天,增加到了新版的300-500 克/天。这一改变更加印证了喝牛奶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大多数人都没喝够推荐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 2021》中的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城市人均牛奶摄入量只达到了 2016 版膳食指南推荐量的 42%,农村更低。为什么要让大家多喝奶?哪些人群更应该重视喝奶?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关于牛奶的事

  • 一地突现“雷暴哮喘”,大量患者排队就医!卫健部门最新回应

    9月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当地网友反映近日雷雨天气后,多家医院内哮喘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网友爆料视频显示,在医院咳嗽、哮喘诊室门前,前来就诊人员排起长队。9月3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回应称,每年都会有类似情况出现,病症与过敏相关。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卫健委了解到,2日晚暴雨后,确有很多“雷暴哮喘”病人就医。此外,山西太原也有网友反映,暴雨过后,自己的哮喘病发了。多名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深夜在医院里有很多因咳嗽,喘不上气的病人。因为病人多,有医生还现场用扩音器教哮喘的病人如何买药、用药。3日上午,记者致

  • 西安疾控发布提醒!

    九月处于夏秋之交,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因此容易引起感冒。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和感冒。九月也是各学校、托幼机构开学之际,在此提醒学生家长及教师注意预防手足口病、结核病等各类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和就医,保护学生健康,避免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平稳进入“乙类乙管”新阶段,建议市民朋友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提示1. 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

  • 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硬核的防病姿势!

    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给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健康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础。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如何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源:陕西疾控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 新型养老来袭,老人很满意:不需要去养老院,也不用拖累儿女!

    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去经历,当然也在不断的变老。在大数据的时代里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信息流通的速度之快,近日养老问题“霸占”热点话题。的确,养老问题值得现当下所有人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是每位老人所关心的同时也是最能反映人心的一个问题。养老问题可谓是一个永远“年轻”的问题。相信大多数人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焦虑,有一些人会想着努力工作积极赚钱,等到老时就算子女不孝自己也可以选择较好的养老机构去生活;有一些人也会选择多生孩子来防止自己“老无所养”,只不过现在的人

  • 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4岁!原来秘诀藏在饮食中......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0年的77.93岁提高至2021年的78.2岁。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值最高,为84.11岁。影响健康和长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饮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上海人的饮食有何奥秘呢?上海饮食有2种,一种是浓油赤酱的上海传统饮食,一种是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浓油赤酱的上海传统饮食浓油赤酱,指的是上海菜油重味浓(油多、味浓、糖重、色艳)的意思。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为主,口感咸中带甜、油而不

  • 处暑 | 正确应对“秋老虎”!

    诗歌典籍里的节气处暑——最美人间处暑秋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但处暑过后仍可能会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人们常说的“秋老虎”一般就发生在处暑前后。今日处暑,秋意渐浓。桂花笼月,袖染庭香。夏去秋来清风至,岁月静好多安宁。愿处暑之后,凉秋即来,清风在路上,美好在心上。送夏迎秋,愿君安好。处暑传统习俗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例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等,多和庆祝丰收或迎秋祭祖有关。祭祖迎

  • 感染高发期!使用冰箱请注意,专家紧急提醒

    “吃了一个冷藏在冰箱的梨,一位肿瘤患者险些丢了命。”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感染与肿瘤多学科团队专家、感染性疾病科赵雷教授提醒:夏季天气炎热,冰箱使用率高李斯特菌进入感染高发期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来说该菌致死率最高达34%只有将食物充分加热才能避免感染协和医院感染与肿瘤多学科团队为患者研讨最佳救治方案。肿瘤患者吃梨遭遇“冰箱杀手”患者刘先生(化名)是一位多年的淋巴瘤患者,去年底肿瘤复发,开始在协和医院接受新一轮治疗。7月底放疗结束,各项指标得到缓解,但免疫力仍处于较低水平。8月初,刘先生处于骨髓抑制

  • 老年人要少吃红肉?新研究提醒:有些老人需要多吃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老人的红肉摄入量与相关疾病的风险展开了分析。研究提示,不同地区及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对红肉的需求应有不同。研究共纳入近6万名超过65岁的老年人,其中24.53%的人每日都吃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畜肉),16.41%每周4~6天吃红肉,39.13%每周1~3天吃红肉,19.92%基本天天都不吃红肉。其每天平均红肉摄入量为38 克。他们分析发现,每天摄入超过50 克红肉时,高收入老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10%,城市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降血压“最佳运动”被发现,权威期刊点名了3种

    有高血压,运动会不会很危险?这可能是一些人有过的担心。事实上,《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指出,每周3天或以上、每次30分钟及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可使收缩压(高压)下降5~17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下降2~10毫米汞柱。近日,国际权威期刊发现「降血压」有几项“最佳运动”。受访专家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 苟波新研究:降血压有3项“最佳运动”近日,BMJ子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刊发研究指出,等长训练(靠墙静蹲、平板支撑、扎马步等)有助降血压,运动后血压可降低8.24/4毫米汞柱(数值分别代表收缩压、舒张压)。该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