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家长需警惕:孩子的“毒友谊”,比没朋友更可怕!

    人类的社交关系真的很复杂,父母无法替代孩子社交。所以一定要教孩子识别真朋友,远离毒友谊。——青青莲子作者 | 唐小西来源|凯叔育儿(ID:yuerjinhualun)前两天晚上,孩子的同学来家里,说是要请教孩子功课。一开始,两人摊开作业本,还没写就开始有说有笑地吃水果,时不时说点动漫的事情。我忍不住走进孩子房间,两个人的对话戛然而止。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不安地抠了抠作业本,同学倒是开心地说,自己作业都不会,全靠我家娃一直在给她讲题。我笑了笑,交代他们不要说话,早点做作业。当我正准备午餐的时候,同学拉着孩子站

  • 一个学校站起来,一片学校倒下去,教育吸血虫现象何时休?

    近日,教育部下达明确指示,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并表明要大力提升县域普通高中整体质量,促进县中高质量发展。严禁从县中抢人,这已经不是教育部首次发出指示。就在一个月前,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其中更是明确规定,对未经组织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恶意从县中学校抢挖人才的,停止学校各类评优评先资格。此类政策和指示,教育部三不五时就要出台和强调一次。如此密切关注县中发展,不是没有原因。无他,因为“县中坍塌”,的确到了不得

  • 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睿智的父母懂得这样引导孩子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塑造孩子的金钱观。看《奇葩说》第七季时,某一期里有这样一个辩题: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相信这个问题对于很多父母来说都是十分纠结的。那么,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呢?我的想法是当然要告诉!第一,人是群居动物,即便我们不说,孩子也可以自己去感受。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和除了家人以外的人接触,这个过程少不了比较,孩子和他的同学朋友们一对比肯定能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距的,这一点永远无法掩饰和逃避。所以与其满足孩子的“童话梦”不如大大方方告诉孩子我们就是普通

  • 请停止这种“恐吓式教育”,后果真的很严重!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最好的方式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细心观察孩子害怕什么,设法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克服紧张情绪,再去引导会更好。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能让孩子改错,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耐心指导。被“恐吓”着长大的孩子,会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怎样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家长们带来一点启发。你是否也在用警察吓唬孩子?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家长们的重中之重,而教育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更加符合孩子的发展。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教育方式都是对的。比如以下这种:当孩子调皮捣蛋时,

  • 考个证,一年“躺赚”20万?大学生差点“踩雷”......

    “考个含金量高的证呗。全职一年收入20万+,兼职挂靠也有10万+,供不应求。”近日,在部分短视频平台、朋友圈中,健康管理师、一级消防工程和新兴的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广告引发关注。考证挂靠真的能“躺赢”吗?据北京青年报消息,多名考证行业及建筑行业业内人士表示,“(考这些证)实际上没什么用,就是在割韭菜。”甚至还有多人因此落入法网!全网吹嘘“碳排放管理师”大学生差点被“割韭菜”记者调查发现,新兴的“碳排放管理师”证书得到了部分网站UP主以及机构的吹捧。某些机构称,国家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分配了不同的碳排放额度,

  • 华中师大公布毕业生未就业率26%,网友点赞,专家:真实数据有助决策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引发热议。其数据显示,该校2021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3.78%,未就业率为26.22%。这一数据与人们印象中高达95%的就业率有一定差距,却得到不少网友的点赞良心。对此,教育领域专家指出,真实的就业数据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能作为调整学校教育教学、专业设置的依据。同时,一毕业就统计相关数据,忽视了学生找工作的过程,毕业后半年或一年的就业情况或许更符合实际。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五年低于90%“慢就业”现象明显2021年12月底,华中师范大学公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教育部:2022届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安排到中小学校任教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  通知明确,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要求,保证2022届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安排到中小学校任教。  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要高度重视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满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组织政策解读宣讲、一线优秀校长教师报告会、优秀公费师范生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动员广大公费师

  • 教育部明确,严禁!

    1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晁桂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教育部门将大力提升县域普通高中整体质量,强化源头治理,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 晁桂明晁桂明指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务,既是这次《规划》明确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面。“十四五”期间,教育部门将重点从三个方面

  • 知名教师谈家长“鸡娃”焦虑:要端正心态 减少功利心

    中新网兰州1月11日电 (杨娜 艾庆龙)“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情绪,很多来自于自己的攀比、急功近利的心理情绪。”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语文教师姚昌琴认为,学会换位思考,不以成人的思维左右孩子的想法,才能减少焦虑情绪。近日,在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访谈活动中,姚昌琴向记者介绍,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和学校教育就像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图为学生们一起观赏自制绘本。 杨娜 摄在姚昌琴所在的班级,五十余名学生的家长,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家长”,从一年级入校直至六年级,他们

  • “120万买校庆特刊”能否讲好大学故事?

    真正的校庆,应该是广大师生向全社会讲好学校的故事。每所大学都是个“小社会”,校园里每天都有许多精彩缤纷的故事。遇到节庆纪念日,这样的故事更是不计其数。校庆,需要校方讲好自己的故事。耐人寻味的是,一些大学的校庆,校方热衷于花钱买版面,甚至花大价钱到海外买版面,而不是讲好学校的鲜活故事。近日,南京大学拟预算120万元在Nature(《自然》)杂志刊校庆特刊一事引发广泛关注。1月9日,记者发现,此前其官网上公布的关于此项目的采购文件已经删除。除南京大学外,国内多所高校也曾于校庆时,在Nature杂志上发布周年校庆纪念专

  • 教育部:严禁高三上学期结束前结课备考

    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发布:强调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记者10日从中国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近日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评价导向上,还存在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办学质量的倾向;在评价内容上,还存在重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在评价方式上,还存在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的问题。据

  • 一高校发布退学公告:博士生11人,MBA学生70人

    @江西财经大学 近日发布公告,对100多名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其中博士生11人,MBA学生70人。被清退的100多名硕士研究生,入学年份分布在2005年至2016年,学制为2—3年,就读的专业为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其中MBA学院人数最多,达到70人,占退学总人数的一大半。一高校对100多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 (长江日报)来源:长江日报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稿

  • 拼音“o”误读率达99.8%?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拼音教学中,将认字与学习拼音彼此融通,就算老师发音不标准,把“o”拼成“噢”“哦”,也无碍孩子对“我”字的解锁。拼音“o”的误读率达99.8%?据报道,连日来,关于拼音字母“o”的读音问题,引起广泛讨论,相关话题阅读量近1亿。引发争议的那篇文章《拼音“o”读“欧”还是“窝”?》称,“调查发现,‘o’的误读率达99.8%。由于起初缺少读音注释、老师专业基础不过关等原因,很多人将‘o’读成‘窝’。教育部工作人员表示,按照目前教学标准,拼音‘o’的发音应该念‘欧’。”拼音“o”不念“喔”念“欧”?看起来,这似乎又是个“

  • 全国寒假将至,陕西多所高校仍封闭管理,学生难道“就地过年”?

    对于寒暑假,中小学生往往是十分期待的;而对于高中生来说,虽然极其盼望,但是课业任务紧张,即便是想要放松也都不现实;可在大学生看来,却是远离家乡后的心切,同时也是又爱又恨的存在。由于今年的春节比往年要早一些,所以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寒假均有提前,有不少大学生已经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可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寒暑假十分抗拒。他们宁愿在学校学习或者是勤工俭学,也不愿意在春运时颠沛流离,更不愿意在回到家时被家长唠叨,也没有了轻松和自由。可有一个省份的大学生却没有这么幸运,回家成了奢望。全国寒假将至,陕西多所高校仍封闭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