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微专业:打破学科壁垒 促进人才培养

    今年11月,江苏省14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江苏省微专业联盟”,旨在打破校级壁垒,搭建一个基于微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微专业与双学位、跨学科项目一样,核心都在于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打破学科壁垒,激发教育生产力和创造力。

  • 治学育人要不自满不懈奋斗(大家手笔)

    中国人应该研究好中国法制史,了解中华法治文明的深厚底蕴,并为现实提供有益的、科学的、历史的借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 从四百多人到超三千二百人参赛—— 一个青少年冰球赛事的成长(体育强国路这样走)

    联赛规模扩大,正是北京青少年冰球运动蓬勃发展的缩影。从一个青少年冰球赛事的成长可以看到,后冬奥时代继续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的脉络日渐清晰。2022年,赵荣基入选北京男冰青年队,并随队获得U18全国锦标赛青年组冠军。

  • 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记者12月2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提出,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 2025年度国考开考 258.6万人实际参加考试

    记者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1日在全国31个省的248个城市、101345个考场同时举行。据介绍,本次考试共298.2万考生考前进行了报名确认、258.6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6.7%,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5 : 1,有26.3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保障。

  • 一种注射疗法比类固醇治哮喘更有效

    一种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间的注射疗法,其效果优于目前的类固醇片剂疗法,并可将后续治疗需求降低30%。包括泼尼松龙等类固醇药物虽然可减少肺部炎症,但会产生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严重副作用。临床试验发现,与类固醇片剂相比,在恶化期注射贝那利珠单抗更为有效。

  • 幼儿园“去小学化”正当其时

    随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治理幼儿园、小学超前超纲教学的不规范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幼儿园“小学化”的治理之难。幼儿园“小学化”,背后有着复杂的因果链条。让我们加快形成育人合力,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把童年还给孩子,夯实他们一生发展的基础。

  • 科学家揭开中国小麦品种演进规律

    经过对中国小麦17个代表品种高质量基因组的重新组装,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品种展现出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近30年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团队同时发现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变化的演进规律。

  • 超快充锂硫电池续航上千公里

    测试结果显示,这款锂硫电池充电一次,就能让电动汽车行驶1000公里,同时充电时间也大幅缩短至几个小时。这一性能上的提升,使锂硫电池不仅成为长途电动汽车的优选,也适用于电池轻量且能快速充电的航空和海运等行业。

  • 东北师范大学:沉浸式教学激活思政课堂

    《挺进》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历时9个多月。目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已将《青春之歌》等9部中外经典作品搬上舞台,广受师生欢迎。

  • 我科学家在金属抗腐蚀研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超疏水金属表面在自清洁、防腐、减阻和防冰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金属样品在经历长达2000小时的腐蚀性盐水浸泡后,其表面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超疏水性能。这种超疏水表面在实际深海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抗腐蚀能力,可用于建筑材料、汽车外壳及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等。

  • 我学者提出机器人触觉感知新方法

    触觉传感器是机器人执行复杂精细操作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视觉识别原理的触觉传感器成为触觉感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现有的视触觉传感器主要依赖几何光学信息或标记跟踪技术,其触点力位识别感知的分辨率和精度受到了严重制约。

  • 深化开放大学改革,加强终身教育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要不断深化开放大学改革,着力加强体系、平台、支撑和质量保障,为教育强国、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一是深化综合改革,为终身教育提供体系保障。

  • 做好职业启蒙教育 让“技能意识”在孩子心中生根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长期从事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在他看来,职业启蒙并非一定要教会孩子哪项具体技能,而是要在他们心中种下“职业规划”与“技能意识”的种子。“近年来,国家很重视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陈鹏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是一个自上而下、逐层推进的过程。

  • 在第二届中国科技伦理高峰论坛上,专家呼吁—— 培养科技伦理人才 引导科技向善发展

    第二届中国科技伦理高峰论坛11月22日—23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梅宏在会上强调,要加强科技伦理人才培养,引导科技向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伦理治理工作。目前,中国科技伦理学会筹建工作还在进行中。

  • “海洋热浪”“具身智能”“非遗国潮” 2024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发布

    当下最热门的“具身智能”出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前沿热点词中,这一学科领域的其他热点词还包括泛在操作系统、事理图谱、算力、群智计算、情感计算、学件、集成芯片、数据治理和网络空间威胁权集。具身智能的一条主要研究思路是在虚拟物理世界设计和开发具身智能算法,并将其迁移到真实世界。

  • 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开幕

    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21日在天津开幕。大会将于22日举行闭幕式,届时将颁发世界职业教育大奖。

  • 一堂生动的中国文化课

    走进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尼泰罗伊市的葡中双语高中,一堂以“唐代壁画”为主题的中国文化课正在进行。通过中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一系列问题得到解答,巴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

  • 促进更多好老师脱颖而出(暖闻热评)

    “最美教师”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广大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翻看2024年“最美教师”的事迹,一个个动人的时刻、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汇聚成人们心中好老师的模样。

  • 《自然》系列期刊发布重磅论文合集—— 人体已知类型细胞图谱草图绘成

    《自然》系列期刊20日刊登重磅论文合集,发布了人类细胞图谱计划成果,描绘了人体目前已知类型细胞的初步草图。据估计,人体由37.2万亿细胞组成,每种类型细胞都有独特的功能。这些发现共同代表了绘制首个HCA细胞草图的重要进展,对未来会产生诸多潜在影响。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