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教育
  • 首个“非遗版”春节这样玩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动全国策划开展近7000项非遗传承实践和传播展示活动,重点推进10项“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在春节假期走近非遗、感受非遗。

  • 给予毕业生更从容的择业期(暖闻热评)

    放宽认定标准,不仅能给予毕业生更从容的择业期,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在“窗口期”内大胆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从而找到更心仪的岗位,也能帮助用人单位破除招聘过程中一些僵化的限制,更加突出就业的能力导向,扩大人才选择面,更好实现人适其岗、人尽其才。

  • 职业教育铺展多元成才路(社会杂谈)

    近年来,各地职业教育热潮涌动。在产业革新的浪潮中,职业教育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校企合作中,部分企业就业承诺难以实现,无法为学生铺就畅通就业路。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产业革新筑牢根基,为广大青年铺展多元成才的康庄大道。

  •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我国参展企业数量创近年来新高 中国智造展现创新活力(科技自立自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纲要》明确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五是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人社部等八部门共同推动技能强企工作

    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激活各类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人介绍,《意见》明确9项重点任务,从多方面支持企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 探索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2项重大成果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成果发布会,以“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主题,发布22项重大成果。  本次发布的成果包括专著类14项,论文类8项。

  • 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

    香港科技大学15日宣布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旨在助力构建国家及香港特区政府的低空经济发展蓝图。  科大当天举办记者会表示,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将采用跨学科策略,汇聚来自人工智能、工程设计及商业领域的顶尖学者,促进低空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

  •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了新变化

    2025年大赛将在目标对象、办赛机制等方面有新变化。1月14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人就最新印发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了解读。原则上面向各省级科协牵头主办的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申报和遴选。

  • 七成中职学生毕业选择升学—— 职教高考在即,如何让学生走上成长快车道

    “鼓励中职学生升学,但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不能变。”汤霓认为,要通过在各学段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成长服务等举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成才观,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林克松表示,各省应切实引导、激励公办高校合理扩大录取职教高考学生的比例和规模,增加中职学生通过考试升入本科院校的机会。

  • 教育部:拟同意设置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14所学校

    教育部今天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14所学校。

  • 通识教育如何“有益又有趣”(金台随笔)

    在浙江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上,一系列既前沿又有现实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感叹“有益又有趣”。通识教育将那些具有共性、普遍性的“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拥有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实现各学科学习的相互融通、彼此启发。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回答好,通识教育才能出精品课、有感染力。

  • 课间延长5分钟,多了哪些新变化?

    2024年秋季学期,一些地区中小学将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这是新学期以来,学校将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后的新景象。课间延长至15分钟后,学校根据年级特点,在各楼层设置活动区域,安排游戏区和阅读角,不同班级根据自己实际组织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课间活动。

  • 科学大模型:“上线”之路还有多远

    去年9月,在北京发布的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因具备处理地理科学相关问题的专业能力,被称为“智能地理学家”。“科学大模型或许可以引发科研范式和方法上的革命。”“科学大模型拥有非常大的潜力。”钱炜祺提醒,大语言模型、计算机视觉和科学大模型并不是像“烟囱”一样各自独立发展的。

  • 多项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

    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建设成果。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