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文化产业
  • 杜甫草堂推出唐代文物展 跟随杜甫“梦回”洛阳

    初秋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人气火热,“梦回洛阳——唐代东都文物精华展”一亮相就吸引了许多观众。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宣传营销部主任陈涛介绍,配合“梦回洛阳”展览,博物馆推出三类文创互动项目,让观众领略唐风诗韵。

  • 创新,中国旅游兴旺的法宝(览胜观潮)

    中国旅游业正以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重塑着人们对旅途的印象。  这一创新浪潮的涌现,源自中国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创新,为旅游业注入活力,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创新的火花正在全国各地迸发,共同为中国旅游发展的生动画卷添彩。

  • 笔墨载法,寿相庄严——终南山兴华居士善书“猴寿”中的广大佛法 

    兴华居士的“猴寿”,首重“慈悲为怀”的佛法内核。“猴寿”的笔墨间,亦藏着佛法“无常与精进”的智慧。更难得的是,兴华居士以“猴寿”为纽带,将佛法“因果业力”与“善念传家”的理念相融。兴华居士善书“猴寿”的广大佛法,从不以深奥义理示人,而是藏在最朴素的笔墨与最真挚的善念中。

  • 大地铭记·时代的号角 “舞台艺术特辑”

    中国戏剧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抗战胜利八十载,延安鲁艺的戏剧早已超越“艺术作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记忆。它们用舞台记录的,是民族抗争的真实足迹;用角色塑造的,是平民英雄的不朽精神;用情感凝聚的,是“万众一心”的民族底色。

  • 第23届华盛顿中国文化节举行

    第23届华盛顿中国文化节3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应邀出席文化节开幕式并致辞。谢锋说,历经二十余载春秋,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已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为美国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搭建了一座独特而重要的桥梁。谢锋表示,中美两国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

  • 三大主题展览致敬抗战光辉历程

    9月2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推出“共卫山河——西安军民抗战纪事”“我爱中国——斯诺、海伦与中国抗战”“岂曰无名山河为证——党的隐蔽战线”三大主题展览,通过百余件抗战文物与档案、沉浸式场景与多媒体互动,重现烽火岁月,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光辉历程。

  • 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陕西 秦音起山河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说。在榆林,每年市级财政预算非遗保护专项经费3000万元,其中15%以上用于陕北民歌传承发展;陕北民歌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陕西文艺演出共吸引观众920万人次,旅游演艺活跃度居全国第一。

  •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铁铮不断探索文物“打开方式” 让大众离文物近一点,再近一点(文化中国行·Z世代青年的文化担当)

    故宫博物院一处文创空间内,样式各异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游客络绎不绝。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副研究馆员铁铮指着一款新上市的冰箱贴娓娓道来。铁铮说,故宫文创目前已达3000多种,包括文房用品、化妆品、食品等28个大类。在铁铮看来,除了文创产品,各种创意文化活动也是文创的一种衍生形式。

  • 文化中国行 | 乡村里的艺术品“拍卖会”

    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美术馆,张家楼街道第二届乡村振兴艺术品村拍会如火如荼地举行。画美达尼艺术家联盟理事会秘书长薛亚楠介绍。与传统的拍卖方式不同,这里的艺术品实行“线上+线下”的售卖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

  • 中国的桥 中国的美(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目前中国桥梁总数已超100万座。中国的桥,遍布城乡、千姿百态,熔铸力学与美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凝聚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与哲思。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拱宸桥的美,在于它承载的历史文脉。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古桥,是中国古桥的典范。

  • 文化中国行 | 秸秆画登上大雅之堂

    “昔日废柴变成宝,我们的秸秆画登上了大雅之堂,今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郭怡孮指导我们创作的秸秆画走进了中国美术馆,引起了许多国外爱好者的注意。”高唐秸秆画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幅作品以麦秆为笔、乡土为墨,将田间地头的烟火气凝练成登上国家艺术殿堂的大雅之作。

  • 经典重排,读出时代的“心跳”(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重排经典,不意味满足于在前人的树荫下乘凉,更不能止步于对经典外壳的机械复刻。经典重排,绝非刻舟求剑,而是唤醒沉睡的历史文本,使其成为跨越时代的源头活水。  经典传承必须在尊重中孕育创新。  经典传承的核心,在于“人”的延续。将经典的薪火,投入当下生活的熔炉,才能锻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经典。

  • 工商银行与故宫博物院举行工作会谈 携手推进“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

    8月20日,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行长刘珺会见来访的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双方就推进“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举行工作会谈。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工商银行高级业务总监田枫林等参加会谈。今年以来,工商银行持续创新金融服务,让游客在享受文旅盛宴的同时,切实感受到金融惠民的温度。

  • 文化中国行 | 杂技剧《先声》国家大剧院上演

    8月23日、24日,杂技剧《先声》作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杂技剧《先声》是国内首部以杂技剧形式深度呈现“九·一八”历史的作品。

  • “AI+新玩法”亮相大运河文旅博览会

    近日,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江苏苏州举办,马蜂窝携AI创新产品矩阵亮相,通过现场体验、具身智能互动表演等形式,展示人工智能如何创新目的地旅行玩乐体验。“AI旅行助手”能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实时的场景化服务,精准解决游客从行前规划到行中体验遇到的所有难题。

  • “科技+”为文化演出带来更多可能

    “科技+文旅”正在催生文化演出市场强劲活力,成为拉动居民文旅消费的新引擎。科技融入文旅让文化演出不断“走心”“出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短板。一些文旅场所工作人员的技术化转型没有及时跟上,特别是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没能熟练掌握,影响其引导游客体验文化展演的服务质量。

  • 秦岭·秦人·秦声——第三届乡村戏曲大舞台精品剧目展演开唱

    8月20日上午,伴随着铿锵的锣鼓与高亢的唱腔,秦岭·秦人·秦声——第三届乡村戏曲大舞台精品剧目展演在周至县水街南广场正式开唱。本届展演深度聚焦“秦岭·秦人·秦声”主题,旨在通过戏曲艺术,生动诠释秦岭脚下周至这片“戏窝子”所孕育的厚重历史与人文精神。

  • 江苏连云港推出惠民文化演出 剧院连台戏 相约过暑期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化艺术中心,一场儿童剧《孙悟空智取宝葫芦》正在上演,可容纳600多名观众的剧场座无虚席。  连云港市文化艺术中心办公室主任王雯介绍,暑期演出季是从2024年开始的,暑期举办的惠民文化演出票价多在百元以内。

  • 群众大舞台 | 岚皋“村BA”打出新花样

    8月8日,随着第二阶段“山河争霸”全国文旅挑战赛在岚皋广场“村BA”球馆正式打响,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支代表队展开激烈角逐。岚皋“村BA”通过“赛事搭台、文旅唱戏”模式,全面激活县域经济,据统计,赛事期间日均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民宿入住率达95%,餐饮、农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30%。

  • “美在东方” “巴适得很” 跟着成都世运会游巴蜀

    跟着赛事游巴蜀。近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火热进行,“赛事+文旅”不仅点燃运动激情,更引爆一场文旅消费热潮,千年蓉城正以崭新姿态闪耀世界。让我们通过六组数据,感受那份独属于此的“巴适”风韵与惬意生活。

技术支持: 善源网络.善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